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天堂av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国产91丝袜在线,玖玖国产精品视频,国产足控福利视频一区,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欧美精品日韩精品,综合久久色
分享到:
索引號: l864814--2023-0005 主題分類: 農業農村水利
發布機構: 新建區人民政府 生成日期: 2022-12-14
文件編號: 新府發〔2022〕22號 有效性: 有效
公開范圍: 面向全社會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南昌市新建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新建區區級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

新府發〔2022〕22號

南昌市新建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

新建區區級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開發區(園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區直各單位:

《新建區區級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已經2022年區政府第17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2022年12月13日

新建區區級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區級儲備糧的管理,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提升糧食收儲調控能力,保障糧食安全,根據《江西省省級儲備糧管理辦法》(贛府令〔2022〕第249號)及《市政府關于印發南昌市市級儲備糧管理辦法(修訂)的通知》(洪府發〔2022〕16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特修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區級儲備糧,是指區人民政府為調節糧食供求、穩定糧食市場、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等而儲備的稻谷和成品糧大米。

第三條 區級儲備糧的計劃、儲存、輪換、動用及相關管理和監督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四條 區級儲備糧的所有權屬于區人民政府。未經區人民政府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動用區級儲備糧。

第五條 區級儲備糧管理應當完善制度、明確責任、規范流程、嚴格管理,確保區級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確保區級儲備糧儲得進、管得好、調得動、用得上。

第六條 區人民政府負責加強對區級儲備糧管理工作的領導,研究解決區級儲備糧管理中的重大問題。

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負責擬訂區級儲備糧規模、品種、總體布局和動用的宏觀調控意見,報區人民政府批準,并對區級儲備糧管理進行指導和協調。

第七條 區發改委負責區級儲備糧的行政管理,對區級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實施監督檢查,指導區儲備糧管理單位開展區級儲備糧業務管理工作。

第八條 區財政局負責安排區級儲備糧的銀行貸款利息、保管費用、輪換新陳價差虧損補貼等財政補貼資金,并納入區本級財政預算管理,對區級儲備糧補貼資金使用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第九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新建區支行(以下簡稱農發行新建支行)負責按照國家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有關規定,及時、足額安排區級儲備糧所需貸款資金,并對發放的區級儲備糧貸款實施信貸監管。

第十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承擔區級儲備糧管理主體的責任,選定符合要求的糧食企業運營區級儲備糧,負責區級儲備糧的購銷、儲存、輪換、動用等具體業務的管理,對區級儲備糧的數量、品種、質量和儲存安全負責。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依照國家、省有關地方儲備糧管理的行政法規、規章、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建立、健全區級儲備糧各項業務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十一條 區級儲備糧實際承儲庫點 ( 以下簡稱承儲庫點) 承擔區級儲備糧購銷、儲存、輪換等具體操作,對收儲的區級儲備糧的數量、質量、儲存安全、庫存管理、銷售出庫以及出現風險造成的損失負直接責任。

第十二條 區發改委牽頭建立協調議事機制,組織相關部門及計劃儲單位和實際承儲庫點每半年召開一次區級儲備糧工作會議。

第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騙取、擠占、截留、挪用區級儲備糧貸款以及銀行貸款利息等相關財政補貼資金。

第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區級儲備糧的倉儲設施,不得偷盜、哄搶或者損毀區級儲備糧。區級儲備糧儲存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對破壞儲備糧的倉儲設施、偷盜、哄搶或者損毀區級儲備糧的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組織有關部門予以制止、查處。

第十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區級儲備糧經營管理中的違法行為,均有權向區發改委等有關部門舉報、投訴。區發改委等有關部門接到舉報、投訴后,應當及時查處;舉報、投訴事項的處理屬于其他部門職責范圍的,應當及時移送其他部門處理。

第十六條 區發改委應當提升區級儲備糧規范化、專業化、精細化、生態化管理水平。

鼓勵科研機構、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承儲庫點等單位和個人開展區區級儲備糧安全管理技術研發應用,節糧減損,提高區級儲備糧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  區級儲備糧的計劃

第十七條 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根據區人民政府批準的區級儲備糧儲存規模、品種和總體布局方案,制定區級儲備糧的收儲計劃,并共同下達給區級儲備糧存儲計劃單位。

第十八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當綜合考慮儲備品種、儲存年份、儲存品質、實物庫存量等因素,于每年第四季度內向區發改委提出下一年度區級儲備原糧輪換計劃建議。

第十九條 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根據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提出的年度原糧輪換計劃建議和糧食宏觀調控實際情況,確定下一年度原糧輪換計劃,年初時下達給區儲備糧管理單位。

第二十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區級儲備糧的收儲、輪換計劃,具體組織實施區級儲備糧的收儲、輪換工作。

承儲庫點應當根據區儲備糧管理單位的統籌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區級儲備糧的收儲、輪換任務。

第二十一條 確需調整區級儲備糧收儲、輪換計劃的,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及時提出申請,經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研究同意后進行調整。

第二十二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當將區級儲備糧收儲、輪換計劃的具體執行情況,及時報區發改委、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備案。

第三章  區級儲備糧的儲存

第二十三條 區級儲備糧儲存應當相對集中管理,以倉儲條件優越、交通便利的區內直接管理的國家糧食儲備庫儲存為主,遵循有利于合理布局、有利于監督管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和費用的原則。

第二十四條 承儲庫點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倉庫條件符合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以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

(二)具有與糧食儲存功能、倉型、進出糧方式、糧食品種、規模、儲糧周期等相適應的倉儲設備;

(三)具有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區級儲備糧質量等級檢測儀器和場所,具備檢測區級儲備糧儲存期間倉庫內溫度、水分、害蟲密度的能力;

(四) 具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糧油保管員、糧油質量檢驗員等管理技術人員;

(五) 經營管理和信譽良好,并無嚴重違法經營記錄;

(六) 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五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根據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條件,擇優選定承儲庫點,報區發改委備案。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及時與承儲庫點簽訂承儲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并將承儲庫點情況及儲存品種、數量等有關信息報區發改委、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備案。

區級儲備原糧的承儲庫點,應在區屬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中選取;區級儲備成品糧的承儲庫點,應主要在國有糧食企業中選取,也可結合成品糧動態輪換、費用包干、數量規模特點和糧食企業經營貿易量等因素,從嚴從符合條件的其他糧油企業中選取,其中小包裝成品糧倉房應具備溫度調節設備。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指定的區級儲備糧原糧承儲企業,除組織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委托的政策性任務外,不得從事糧食商業經營活動;其他承儲庫點,儲備糧運營業務與企業商業經營實行分離。

第二十六條 對承儲庫點實行動態管理,區儲備糧管理單位發現承儲庫點存在不適于儲存區級儲備糧的情況,應當及時報告區發改委責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適合儲存區級儲備糧的,該承儲庫點儲存的區級儲備糧應當按照相關程序及時調整到其他承儲庫點。

第二十七條 承儲庫點應當遵守下列規范:

(一) 嚴格執行有關儲備糧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技術規范,以及區級儲備糧業務管理制度;

(二) 收購(或采購)入庫的區級儲備糧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食品安全標準和區有關要求;

(三) 對區級儲備糧實行專倉儲存、專人保管、專賬記載,落實數量、質量、品種、地點要求,保證區級儲備糧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四) 建立健全區級儲備糧的防火、防盜、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五) 落實區級儲備糧信息管理規范要求,保障區級儲備糧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及硬件安全運轉;

(六) 對區級儲備糧的儲存管理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區級儲備糧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應當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區發改委;

(七) 執行國家統一的統計制度和財務、會計制度,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和報送的區級儲備糧相關資料及數據真實、準確。

第二十八條 承儲庫點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 虛報、瞞報區級儲備糧的數量;

(二) 在區級儲備糧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

(三) 擅自串換區級儲備糧的品種、變更區級儲備糧的儲存地點;

(四) 延誤輪換或者管理不善造成區級儲備糧不宜存;

(五) 擅自動用區級儲備糧;

(六) 將區級儲備糧輪換業務與其他業務混合經營;

(七) 以區級儲備糧及相關設施設備辦理抵質押貸款、提供擔保或者清償債務、進行期貨實物交割等;

(八) 以低價購進高價入賬、高價售出低價入賬、舊糧頂替新糧、虛增入庫成本等手段套取差價,騙取區級儲備糧貸款和貸款利息、管理費用等財政補貼;

(九) 違反區級儲備糧管理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九條 區級儲備糧輪入、輪出的價格均為到庫倉內價,入庫成本一經核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更改區級儲備糧入庫成本。區級儲備糧的入庫成本由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共同核定,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承儲庫點應當按照核定的入庫成本價格核算庫存。

原糧入庫成本,采購或收購時一次性核定;動態輪換的成品糧,儲存期間每年重新核定成本。

第三十條 區級儲備糧的保管費用 (或含輪換費用) 實行定額包干,貸款利息實行據實補貼,由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提出申請,區發改委、區財政局核定后按季及時、足額撥付至區儲備糧管理單位在農發行新建支行開設的補貼專戶。

原糧儲備糧保管費補貼標準維持100元/噸﹒年不變,成品糧大米儲備保管和輪換費用按680元/噸﹒年實行包干使用,以后視市級儲備糧費用補貼標準變動情況而作相應調整。

第三十一條 區級儲備糧貸款遵循錢隨糧走、購貸銷還、專款專用、庫貸掛鉤、封閉運行原則,貸款管理按照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制定的地方儲備和調控糧貸款辦法執行。

農發行新建支行應當及時收回沒有區級儲備糧庫存對應的貸款,根據區級儲備糧的收儲、輪換進度及時、逐筆發放收(采)購資金到專門賬戶。

第三十二條 區發改委負責指定區級儲備糧貸款的主體,指導相關企業按照要求在農發行省分行營業部開立基本賬戶,接受和配合農發行新建支行的信貸監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會計核算。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在執行原糧輪換計劃時,銷售回籠的貨款必須及時歸還,收(采)購入庫所需的貸款應當分批、及時申請。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根據有關規定,通過開設的農發行補貼專戶,將區財政核撥的區級儲備糧保管費用及時、足額撥付到承儲庫點。

第三十三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承擔因管理不善或者應急處置不力造成的區級儲備糧損失。區級儲備糧定額以內的自然損耗和水分雜質減量由區級財政負擔,超定額部分由承儲庫點負擔;因承儲庫點原因造成區級儲備糧的損失,由承儲庫點負擔,所占用貸款按沒有區級儲備糧庫存對應的貸款及時收回。

第三十四條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當對區級儲備糧進行保險,所需保費由區級財政負擔。因不可抗力造成區級儲備糧的損失,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應在保險公司定損確認后五個工作日內上報區發改委、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扣除保險公司理賠部分后的差額,報區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區級財政負擔。

第三十五條 收購(或采購) 的區級儲備原糧 (稻谷) 應為當年生產的新糧,各項常規質量指標符合國家標準中等 (含) 以上質量標準,儲存品質指標符合宜存標準,食品安全指標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限量規定;采購(或加工)的區級儲備小包裝成品糧大米原則上應為30天內加工的產品,各項常規質量指標符合相關產品國家標準質量要求,包裝標簽標識符合國家標準要求,食品安全指標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入庫的糧油必須經具有法定資質的糧食質量檢測機構檢驗并出具報告,對于達不到質量要求的糧油,由區儲備糧管理單位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第四章 區級儲備糧的輪換

第三十六條 區級儲備糧區分為原糧(稻谷)、成品糧,實行均衡輪換和動態輪換,所有區級儲備糧在存儲周期內應當輪換一次。

區級儲備原糧(稻谷)存儲周期為三年,以均衡輪換為主要輪換方式,原則上每年計劃輪換儲存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區級儲備成品糧(大米)在糧油保質期內,以動態輪換為主要輪換方式,確保不出現過期大米。

第三十七條 根據原糧儲存品質、市場形勢、倉容匹配、品種結構等情況,可以提前或者延遲一年安排輪換。

區儲備糧管理單位在執行輪換計劃過程中,發現承儲庫點儲存的糧油中有符合輪換條件應輪換而未列入輪換計劃的,如品質發生變化的不宜存糧油、因自然災害等特殊原因造成的不宜存糧油、宜存糧食中接近品質控制指標的糧油、超過正常儲存年限的糧油、接近保質期限的成品糧油、質量指標發生變化達不到標準的糧油等確需調整的情形,可以按照管理權限分類處置,確保區級儲備糧儲存安全。

第三十八條 區級儲備原糧一般情況下實行架空輪換,架空期最長不得超過五個月,超過規定輪換架空期的,不得享受相應保管費用和利息補貼。除緊急動用等特殊情況外,實物庫存下限不低于計劃承儲量的三分之二。

區級儲備成品糧采取先入后出的動態輪換方式,由區儲備糧管理單位指導承儲庫點把握輪換時機和節奏自主輪換,入庫成本不變。除緊急動用等特殊情況外,實物庫存不低于計劃承儲量。可以依據國家和省相關規定在年度內增加動態輪換頻率,保證區級儲備成品糧油的質量和新鮮程度。

區級儲備糧輪換過程中必須防范輪換風險,確保入庫糧油的權屬不發生改變。

第三十九條 區級儲備原糧的輪換主要通過公益性的糧食交易中心以公開競價交易方式進行,也可以采取直接向糧食生產者收購。

輪換應當充分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原則,做到全程留痕備查,相關憑證、資料至少應當保留六年。

第四十條 區級儲備原糧輪換產生的價差收益全額上繳區級財政 (區糧食風險金專戶);因政策性因素或者不可抗力(含市場因素)造成的原糧輪換價差虧損,由區財政局會同區發改委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核定,報區人民政府同意后進行補貼。

第四十一條 承儲庫點完成區級儲備糧入庫任務后,區發改委、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負責對入庫糧油的數量、質量和儲存庫點等情況進行核查、驗收,驗收情況報三方備案留存。

驗收合格的糧油方可作為區級儲備糧儲存,并按驗收時儲存的倉庫 (貨位),實行定倉 (貨位)管理,當儲存庫點或倉號發生變更時,應重新組織驗收。

第五章 區級儲備糧的動用

第四十二條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動用區級儲備糧:

(一)全區或者部分鄉(鎮)糧食明顯供不應求或者市場價格異常波動;

(二)發生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需要動用區級儲備糧的;

(三) 區人民政府認為需要動用區級儲備糧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動用區級儲備糧,由區發改委會同區財政局、農發行新建支行提出動用方案,報區人民政府批準。

動用方案應當包括動用區級儲備糧的品種、數量、質量、價格、使用安排、運輸保障等內容。

第四十四條 區發改委根據區人民政府批準的區級儲備糧動用方案下達動用命令。區糧油收儲公司配合區發改委具體組織實施。

緊急情況下,區人民政府直接決定動用區級儲備糧并下達動用命令。

區政府有關部門和各鄉(鎮)政府對區級儲備糧動用命令的實施,應當給予支持、配合。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執行或者擅自改變區級儲備糧動用命令。

第四十五條 動用區級儲備糧產生的價差虧損和相關費用,由區級財政承擔;產生的價差收益,全額上繳區級財政 (區糧食風險金專戶) 。

動用區級儲備糧產生的價差虧損、相關費用或價差收益由區財政局、區發改委共同核定。

第四十六條 區級儲備糧動用后,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要求盡快補足動用的區級儲備糧,重新核定入庫成本。

第六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七條 區發改委、區財政局等部門在依法監督檢查過程中,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 進入承儲庫點檢查區級儲備糧的品種、數量、質量和儲存安全;

(二) 向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區級儲備糧收儲、購銷、輪換計劃及動用命令的執行情況;

(三) 調閱區級儲備糧管理的有關資料、憑證;

(四) 依法處理違法行為。

第四十八條 區發改委應當制定年度監督檢查計劃,檢查方式應包含日常檢查、隨機抽查、定期清查、聯合檢查,檢查頻次、比例不得低于國家、省規定的要求,檢查結果應記入承儲庫點信用檔案。

檢查情況應形成記錄,并由檢查人員和區糧油收儲公司、承儲庫點負責人簽字確認。

第四十九條 區發改委依據法律法規負責對倉房中區級儲備糧的性質、品種、質量和實際數量情況,相關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糧食庫存實物賬與統計賬數量、會計賬記錄數量相符情況,承儲庫點履行承儲合同等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第五十條 區財政局依據法律法規負責審核區級儲備糧各項補貼資金申請的完整性及合規性,并按照上級部門或本級政府要求對財政補貼資金收支使用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第五十一條 農發行新建支行依據法律法規負責對發放的區級儲備糧信貸資金使用與糧食庫存相關的報表、賬簿和憑證真實、合規情況;銀行信貸臺賬和庫存實物賬庫貸掛鉤等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第五十二條 區審計局依照審計法律、法規規定的職權和程序,負責對區級儲備糧的政策執行和管理情況實施審計監督;區級儲備糧的財務收支情況實施審計監督。發現問題,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第五十三條 區市場監管局依據法律、法規負責對區級儲備糧收儲、輪換過程中的計量器具、質價政策、市場秩序實施監管;對區級儲備糧的質量情況實施監督檢驗。

第五十四條 區糧油收儲公司及承儲庫點對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予以配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阻撓、干涉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第五十五條 區級儲備糧資金納入績效管理,建立健全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強對項目實施單位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監督和管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本辦法所稱輪換,是指承儲庫點在保持儲備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原糧按區下達的輪換計劃,成品糧油按動態輪換的要求,以符合國家規定的糧油質量標準、食品安全標準和區有關要求的新糧油替換庫存糧油的業務。

第五十七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新建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新建縣縣級儲備糧食管理辦法的通知》(新府辦發〔2015〕18 號) 同時廢止。

關聯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宜丰县| 禹城市| 靖安县| 连平县| 惠州市| 扎鲁特旗| 东兴市| 雅安市| 德州市| 夏邑县| 柳河县| 金堂县| 潜山县| 年辖:市辖区| 河间市| 农安县| 屯门区| 巴彦淖尔市| 彰化市| 抚松县| 瑞丽市| 江津市| 孝义市| 白朗县| 织金县| 井冈山市| 德昌县| 麦盖提县| 宁晋县| 西和县| 咸丰县| 德阳市| 西青区| 九龙坡区| 信阳市| 和龙市| 辽中县| 红安县| 宿州市| 彭州市| 聂拉木县| 庆云县| 辰溪县| 灌阳县| 天台县| 新营市| 福贡县| 曲靖市| 青铜峡市| 太和县| 南和县| 西安市| 通城县| 周至县| 越西县| 武城县| 商南县| 合阳县| 手游| 正定县| 长白| 定兴县| 永川市| 兴城市| 遂平县| 莒南县| 涿鹿县| 静乐县| 临洮县| 江孜县| 吉林省| 五华县| 柏乡县| 珠海市| 五指山市| 隆尧县| 中山市| 朔州市| 蓬溪县| 塔城市| 西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