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目標
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圍繞“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的工作思路,科學高效做好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推動“兩個責任”落實,著力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充分發揮食品抽檢監測的技術支撐作用,推動食品安全各環節精準監管,助力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規范抽檢。按照省局食品抽檢實施細則和規范要求,積極開展食品抽樣檢測工作。要嚴肅工作紀律,保證數據質量,不得瞞報、謊報、漏報檢驗數據,不得利用抽檢結果牟取不正當利益。抽檢工作應按照《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工作規范》和《江西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2024年版)》等相關要求執行,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更新并實施后及省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更新后,應按照最新標準要求和實施細則執行。
(二)堅持問題導向。相關單位和機構要積極配合,相互合作,在抽檢場所、抽檢品種、抽檢環節、檢測項目等方面,結合抽檢分析、監督執法等工作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提高抽檢靶向性。
(三)堅持均衡推進。在統籌考慮省、市、縣三級抽檢工作的基礎上,每季度均衡開展抽檢工作,一季度抽檢任務完成全年總任務的25%以上,二季度完成50%以上,三季度完成75%以上。
(四)堅持有效覆蓋。結合各級抽檢,在生產加工環節對全區范圍內的食品生產企業、已備案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進行有效覆蓋;針對不同區域的食品經營情況,有效覆蓋城區和農村的食品生產經營場所,包括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小食雜店、餐飲單位、學校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生產企業、網絡銷售平臺等不同業態。
三、抽檢任務
2024年,我區共計安排食品監督抽檢1600批次,其中省級轉移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26批次,縣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1374批次。全區各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數據統一錄入“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并于2024年12月7日前完成抽檢數據錄入工作。
(一)省級轉移監督抽檢任務
新建區省級轉移抽檢監測任務226批次。省級轉移食品抽檢任務按照必檢項目檢驗。具體專項分配如下:
1.高通量非靶向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47批次。重點抽檢農貿市場果蔬類食用農產品,應根據時令抽檢相應品種果蔬,果蔬產品不低于80%,按月均衡推進高通量抽檢任務。具備條件的單位應采用飛行時間質譜進行非靶向性篩查檢測,抽檢結果通過高通量抽檢手段驗證或自行檢測驗證,有效發現食用農產品的非法使用農獸藥等問題,提高食品安全抽檢的靶向性。
2.食品安全應急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6批次。主要針對舉報投訴、食品安全輿情、食品應急處置以及總局、省局臨時交辦的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根據抽檢工作實際可增加抽檢食品品種和項目。
3.校園食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56批次,按照《關于印發〈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食安辦發〔2023〕17號)等工作要求,開展校園食品抽檢工作。抽檢任務分春、秋兩期,以小學、幼兒園為主要抽檢場所,抽檢轄區內大、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含托管托教機構)食堂(以下簡稱“學校食堂”)、校內小賣店、校外供餐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等,重點保障中高考期間校園食品安全。其中,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抽檢批次量不少于50%,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抽檢批次量不超過20%,食用農產品抽檢量不超過10%,餐飲具不超過3%。
4.執法稽查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29批次。以打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摻雜摻假,虛假宣傳為目標,重點針對執法稽查中發現的食品虛假宣傳、非法添加、質量安全等問題開展抽檢。此專項應由執法人員參與抽樣,并做好現場檢查相關記錄。檢驗機構檢測時,根據案件稽查工作要求可增加抽檢食品品種和項目。在沒有食品安全標準檢驗方法的情況下,可采用其他檢驗方法分析查找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
5.落實“兩個責任”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27批次。針對轄區內食品包保單位生產和經營的食品,重點抽檢高于2023年全省平均不合格率的食品品種,做好食品安全“兩個責任”的落實工作。
6.快法檢聯動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52批次,由各縣區局負責。以驗證食品快檢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為目標,對快檢發現陽性樣品進行實驗室復核和復測檢驗。
7.有機食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9批次,由各縣區局負責。重點抽檢轄區內獲有機認證的食品,執法人員應參與現場抽樣,并做好現場檢查相關記錄。
(二)縣級抽檢任務
參照省、市局食品抽檢工作要求,配套安排縣級抽檢任務1374批次。縣級食品抽檢任務應以細則中必檢項目為主,原則上每批次任務檢驗項目不得少于3個,專項食品抽檢任務應覆蓋重點品種,食用農產品抽檢任務應覆蓋必檢品種和項目,抽樣量應按照食品安全標準,滿足抽檢工作要求即可。細則檢驗項目少于規定數量時,按細則全項目檢驗,增加細則外食品抽檢品種和項目應通過市局報省局審核。縣級食品抽檢任務均應滿足食用農產品抽檢批次占總任務的60%以上。
1.市縣食用農產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213批次。抽檢工作應優先選取當季銷售且問題發現率較高的食用農產品品種。應在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篩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抽檢。積極探索抽檢分離,采用屬地監管人員抽樣、檢驗機構檢驗的方式,開展食用農產品抽檢工作。該項任務應錄入國抽系統報送分類A“縣級食用農產品抽檢”。
2.“四小”食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112批次。抽檢轄區發證的小作坊、小餐飲、小食雜店、小攤販生產銷售的食品。其中,抽檢小作坊食品不少于50%。
3.校園食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105批次。抽檢工作按照省級轉移監督抽檢任務中“校園食品專項抽檢”要求執行。
4.節日(兩會)食品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30批次。根據《關于下達2024年南昌市節日(兩會)專項監督抽檢任務的通知》(洪市監辦字〔2023〕160號)要求,在五一、國慶以及兩會期間,抽檢肉制品、乳制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酒類、水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食品。
5.快法檢聯動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31批次。抽檢工作按照省級轉移監督抽檢任務中“快法檢聯動專項抽檢”要求執行。
6.“回頭看”專項抽檢。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43批次,跟蹤2023年市級、縣級食品抽檢任務中,涉及我市的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抽檢名單見《南昌市市場監管局關于做好2024年全市食品安全“回頭看”抽檢工作的通知》(洪市監字〔2024〕22號)。
7.其他抽檢任務。全區安排監督抽檢任務840批次。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需求安排抽檢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科學統籌謀劃,認真組織實施。根據方案要求和任務分配,合理統籌安排抽檢工作。做好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系統的管理以及抽檢數據的統計匯總等工作,定期公示食品抽檢信息,及時收集、掌握各單位抽樣工作進展情況并進行通報;做好全區不合格食品及風險監測問題食品核查處置(以下簡稱“核查處置”)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監督抽樣檢驗中涉及函告、復檢、異議等事宜。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抽檢工作,指定專人負責。
(二)精準排查風險,提升抽檢效能。明確抽檢工作目標,明晰區域食品安全風險狀況,找準抽檢工作方向,規范開展食品安全抽檢,精準定位食品安全問題。按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包保級別、信用等級、抽檢情況、監管狀況等因素,科學評定食品抽檢對象風險等級,合理安排各專項抽檢任務,從時間、區域、品種上,均衡推進食品抽檢工作,不斷擴大食品生產和經營單位抽檢的覆蓋面,有效避免多批次重復抽檢問題。明晰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加強有針對性的風險排查,對舉報投訴、輿情事件等問題線索企業實施飛行抽檢,對不合格企業組織跟蹤抽檢,加大抽檢頻次。
(三)依法核查處置,強化結果運用。抽檢發現的不合格/問題食品,要按照《食品安全抽檢監測核查處置工作規范》要求,落實產品控制到位、原因排查到位、整改落實到位、行政處罰到位、信息公開到位和風險預警交流到位,依法按時完成核查處置,不合格/問題食品核查處置完成率達到100%,并按要求規范填報系統。要注重數據分析利用,對于風險隱患較高的食品品種和場所區域組織風險預警交流,明確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采取措施控制風險。組織編發食品安全消費提示、風險解析,制作科普動漫、短視頻等,充分利用社會各方力量,推動常態化風險預警交流;加強“互聯網+預警交流”,組織食品安全科普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你送我檢”活動,深化預警交流部門、區域合作,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