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磯山,這座鄱陽湖上的“孤島”,因濕地保護區(qū)聞名,也因偏遠成為年輕人外流的“老人村”。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南磯派出所社區(qū)民警巫智勇走遍轄區(qū)每個角落,深入了解群眾需求。他推出“一鍵呼叫”服務,開設“公交課堂”普及防騙知識等,并為群眾解決緊急送醫(yī)、水電維修等實際問題,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讓“孤島”變“連心島”。

幫老人設置“一鍵呼叫”

熱情服務游客
開設“公交課堂”
南磯山離市區(qū)較遠,村民、鄉(xiāng)里干部出行經常選擇乘坐公交車,他們是159路公交車上的常客,巫智勇也不例外。
每日7時許,巫智勇就在廣蘭大道凌波路口站等159路公交首班車。2024年2月,巫智勇到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南磯派出所任社區(qū)民警,159路公交車成了他流動的辦公室。
公交車駛過濕地保護區(qū),巫智勇指著窗外對身旁的張大爺說:“您瞧,這是候鳥的家,我們得像保護自家院子一樣保護它們。”話音剛落,乘客們紛紛掏出手機拍照。
車上一坐就是2小時,搖搖晃晃,低頭看手機并不舒服。“何不讓大家抬頭,聽我講講反詐故事?”有了這個想法的巫智勇說干就干,等車逐漸坐滿后,他便站在車廂前端講起近期處理的反詐故事,警示大家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車上一位常客是南磯鄉(xiāng)政府的工作人員,一來二去,巫智勇和他熟絡起來。于是,“公交課堂”上除了分享反詐、防溺水、候鳥保護知識外,還多了政務服務有問必答環(huán)節(jié)。此外,巫智勇還聯(lián)合車上其他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用當?shù)胤窖灾v課,共同推動“公交課堂”持續(xù)運行。
李嬸也是159路公交車上的常客,她常常去城里女兒家照看外甥女。今年7月的一天,李嬸在下車后突然中暑,暈倒在一條小路上。危急關頭,李嬸通過巫智勇設置的“一鍵呼叫”系統(tǒng),長按數(shù)字“9”撥通了他的電話。巫智勇了解李嬸所在的位置后,立刻聯(lián)系鄉(xiāng)衛(wèi)生院并驅車接應,最終李嬸轉危為安。
村里有很多年輕人進城安家,剩下的多為老年人。巫智勇與老年人的子女商量給他們的父母手機設置一鍵呼叫,長按數(shù)字“9”便可撥通巫智勇的電話。如今,南磯鄉(xiāng)189位老人的手機里,都存著數(shù)字“9”。
群眾信賴的“自家人”
正午的陽光灑在朝陽村村口的老槐樹下,這是村里地勢最高的地方。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而管叔坐在一輛電動自行車上。“管叔65歲,是村里最年輕的‘小伙子’。”巫智勇掏出瓜子分給老人們,說起送管叔看病的事。
“小巫一出馬,閻王都不敢收。”管叔笑著說,事發(fā)當天他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臉部僵硬,想去衛(wèi)生院看看,擔心路上不安全,于是按下了數(shù)字“9”。聞訊后,巫智勇立即帶他到醫(yī)院檢查。“起初他不肯去看病,怕花錢,我假裝給他兒子打電話,他才跟我進城。”巫智勇說。
老人們哄笑起來,這時,巫智勇的手機收到一條消息,那是李嬸女兒從城里發(fā)來的照片——李嬸抱著外甥女,笑得很甜。巫智勇收起手機,欣慰地說:“李嬸好了,管叔也硬朗起來了。”老人們都點點頭。
大家坐的凳子都是萬國女家的,她家的房子就在老槐樹旁。巫智勇注意到,萬國女受傷的小腿還不見好。“白色盒子的藥才是消炎的。”巫智勇發(fā)現(xiàn)她用錯了藥,于是給藥盒做上記號。
“社區(qū)民警干的都是小事,把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家的大事。”巫智勇說,他與村里的每一位老人都相熟,也了解老人們子女的情況。鄉(xiāng)親們早已把巫智勇當成“自家人”。
和老人們聊完天,巫智勇站起身,拍了拍褲腿上的塵土:“走嘍,下一站南磯衛(wèi)生院,順路幫陳阿婆帶藥。”
風從湖面吹來,帶著水汽和蘆葦?shù)那逑恪\囕喣脒^碎石路,揚起灰塵。這條路他走了無數(shù)遍,哪里有坑、哪里有彎道,都記得一清二楚。
讓“孤島”變“連心島”
“今天水好小,還好小巫上午打電話來,提醒我接水。”萬阿姨告訴記者,她家地勢高,容易停水。日常生活中,她經常與巫智勇通電話,次數(shù)比她的孩子還多。
巫智勇拿出隨身攜帶的黑色筆記本,邊畫圖邊解釋停水的原因。夏天用水量大,巫智勇常常提醒大家在上午水量大的時候蓄好水。有一次村里突然停水,巫智勇用平時攢的大礦泉水瓶,在派出所接了幾大瓶水,開車送到村民家中。
類似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春耕時節(jié),巫智勇跟著村民下田插秧,邊干活邊講解防溺水知識;雨季,他爬上梯子幫村民檢修漏雨的屋頂。他那本被翻得皺皺巴巴的筆記本,密密麻麻地記著村民的“小事”,里面包括“鄒阿姨的高血壓食譜”“陳大哥兒子的戶口證明”“老張家門前不亮的路燈”,每完成一項,后面就打個鉤,如同自家孩子的作業(yè)本。
巫智勇有3本這樣的筆記本,平時,他邊走訪邊在本子上手繪,轄區(qū)每棟房屋、每片水域都標注得清清楚楚。他走破了3雙鞋,把轄區(qū)1000余戶家庭的情況摸得門兒清。
今年8月下旬,巫智勇因參加一項比賽,一周沒去村里,其間接到了多位老人的電話。電話內容無一例外,都是詢問巫智勇的近況,擔心他生病了或者被調走了。
今年是巫智勇從警的第14個年頭。從特警到社區(qū)民警,從槍、棍、盾到筆、本、圖,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那顆為民服務的赤子之心。巫智勇常說:“警民連心,不在高堂,而在村口的老槐樹下,在公交車的座椅間,在每聲‘小巫’警官的呼喚里。”
夕陽西下,晚風輕拂老槐樹的枝丫,葉影婆娑間,那些被汗水浸潤的歲月,那些被笑聲填滿的日子,化作南磯鄉(xiāng)最動人的風景。這風景里,有守望的執(zhí)著,有陪伴的溫暖,還有“孤島”的守護者。





贛公網(wǎng)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