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壓緊部門責任,提高工作效能。新建區高度重視基本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工作,區長在區政府常務會上對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工作落實。在8月14日全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指標風險預警調度會后,新建區第一時間組織全區各責任單位召開了專題調度會,傳達了會議精神,查找指標風險成因,并要求壓實責任,嚴格開展整改工作。制定了《2025年新建區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工作要點》、《新建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工作宣傳方案》,摸排了《新建區推進為民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指標工作任務清單》和《新建區基本公共服務群眾滿意度欄目宣傳工作進度表》。在《新建發布》等平臺高頻次、多角度宣傳報道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重點舉措、進展成效和典型案例,每月刊播相關深度報道或綜合消息,掌握全區基本公共服務工作情況。
二是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組織鄉鎮、部門以張貼(擺放)“問卷調查贛通碼”海報(立牌)的方式,對鄉鎮、部門及下屬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對外辦事窗口、樓堂館所、村和社區服務站等公共服務場所宣傳到位,以“贛通碼”形式,發放基本公共服務民情調查問卷,收集居民群眾意見建議。群眾通過掃贛通碼反饋意見建議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收到群眾反映意見建議83條,責任部門聯絡員主動對接群眾,均進行了電話回復。對收集的意見建議,鄉鎮、部門結合實際分析研究解決辦法,實行閉環管理方式處置問題,在民生保障方面做到有溫度。把整改工作貫穿始終,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換取群眾的支持。對于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做好相關解釋工作,增強群眾對政府部門的正面感受和公信力認可度。
三是加強政策解讀,優化資源分配。梳理基本公共服務事項的政策文件,涵蓋“牽頭單位、經辦科室、經辦人、服務電話、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流程”7方面要素。結合實際,合理使用政策,優化資源分配。新建區提供免費婚檢及“一站式”服務,整合婚姻登記、婚姻健康宣傳教育和新婚期生育指導。從全區鄉鎮幼兒園調配50名教師充實到城區幼兒園任教,將畢業待分配到鄉村的定向師范生充實到城區義務教育學校任教,緩解城區師資緊缺。深化醫聯體共建,同譜健康新篇章,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李彬博士任職新建區人民醫院副院長。縱向建立“區-街鎮-企業”三級網絡,橫向聯動司法、工會等部門組建調解中心。調解勞動糾紛案件83起。依托長征醫院等資源,實現養老中心與醫療區聯動,定期為老人開展健康監測和康復訓練。上半年援助困難群眾民事案件55起。為150名適齡殘疾人開展了種養殖技術培訓。鞏固江西青闖贛退役軍人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成果,推薦3名創業退役軍人入駐。已建成1家抱樸書屋和10家“孺子書房”,形成了“15分鐘閱讀圈”雛形。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