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2022年單位預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單位概況
一、單位主要職責
二、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
第二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2022年單位預算表
一、《收支預算總表》
二、《單位收入總表》
三、《單位支出總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
十、《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表》
十一、《重點項目績效目標表》
第三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2022年單位預算情況說明
一、2022年單位預算收支情況說明
二、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單位概況
一、單位主要職責
職責調整:將原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工作職責、區教育科技體育局的科學技術工作職責、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引進國外智力工作職責整合。
1、負責組織實施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對政策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科技和工業信息化領域的發展規劃,制定并組織實施相關行業的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在工業信息化的融合進程中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
3、負責監測分析全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領域的經濟運行態勢,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
4、負責會同有關單位和企業一同組織技術改進、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和新技術推廣、運用,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
5、負責承辦全區工業企業技改項目的考察、審批和項目實施等事宜。
6、負責推進工業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組織協調、指導、推動全區創業創新工作,研究制定創業創新政策、工作目標;組織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工作,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
7、負責建立和完善為重點工業企業服務的工作體系;研究提出支持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著力協調優化重點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環境。
8、承擔全區節能監察工作;承擔新型墻體材料、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行政管理和執法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范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負責指導全區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擬定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政策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9、負責指導全區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擬定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政策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10、負責統籌推進全區信息化工作,組織落實相關政策并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融合,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會同通信、廣播電視行業管理單位推動跨行業、跨單位的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和業務協同。
11、承擔相關信息安全管理的責任,負責協調維護信息安全及其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單位、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絡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網絡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12、負責綜合管理全區科技工作。擬定并組織實施重點科技攻關、星火、火炬、科技成果推廣,新產品試制鑒定、科技扶貧、高新技術研究開發和產業發展等科技計劃;負責高新技術的認定,協調有關單位推動科技進步,組織技術出口、引進、消化和創新工作;組織擬定全區科技發展和管理的政策規定并監督實施,會同有關單位審批科技貿易機構,指導全區非公經濟科技工作;指導、協調區直各單位和鄉(鎮)的科技工作,協同有關單位推動各行業的科技進步;負責全區科技成果的登記、鑒定、獎勵、推廣管理工作;負責全區的國外智力引進工作;負責科技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及科學普及工作;指導全區科技產業發展工作。
13、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本單位、本系統的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14、承辦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置及人員情況
納入本套單位預算匯編范圍的單位共1個,包括: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化局本級。
編制數39人:其中行政編制15人、全額補助事業編制24人;實有人數105人:其中在職人數53人,包括行政人員21人、全額補助事業人員32人;退休45人;臨時工7人。
第二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2022年單位預算表
(詳見附表)
第三部分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2022年單位預算情況說明
一、2022年單位預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收入預算情況
本單位2022年單位收入預算總計額為1977.6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數1552.7萬元增長424.94萬元,增長27.37%。增長原因是:2022年單位項目增加。
其中:財政撥款收入1477.64萬元,其他收入500萬元,上級補助收入 0 萬元,事業單位經營收入 0 萬元。
(二)支出預算情況
本單位2022年支出預算總計額為1977.6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數1552.7萬元增長424.94萬元,增長原因是2022年單位項目增加。
其中:按支出項目類別劃分:基本支出1010.14萬元,占支出預算總額的51.08%;包括工資福利支出958.88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12.61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38.65萬元,其他資本性支出0萬元。項目支出967.5萬元,占支出預算總額的48.92%;,包括工資福利支出281.15萬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0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84.85萬元,資本性支出0萬元,對企業的補助1.5萬元,其他相關支出500萬元。
按支出功能科目劃分: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0.7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23.85萬元,資源勘探工業信息支出1839.2萬元,住房保障支出43.89萬元。
(三)財政撥款支出情況
本單位2022年度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數為1477.64萬元,較上年預算安排數1552.7萬元減少4.83%。減少原因是較上年變動不大。
具體支出情況是:資源探勘工業信息支出1339.2萬元,占財政撥款支出的90.63%;衛生健康支出23.85萬元,占財政撥款支出的1.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0.7萬元,占財政撥款支出的4.78%;住房保障支出43.89萬元,占財政撥款支出的2.98%。
(四)政府性基金情況
本單位無政府性基金預算
(五)國有資本經營情況
本單位無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六)機關運行經費等重要事項的說明
2022年本部門機關運行費預算38.64萬元。比2021年預算減少1329.18萬元,減少97.17%,減少原因:本年機關運行經費單獨列為項目。其中:辦公費0.4萬元、取暖費6.51萬元,公務接待費10萬元,工會經費6.84萬元,福利費0.5萬元,其他交通費用14.4萬元。
(七)政府采購情況
2022年本單位/單位政府采購總額 69.32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預算69.32 萬元、政府采購工程預算 0 萬元、 政府采購服務預算 0 萬元。
(八)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截至目前,單位/單位共有車輛 0 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 0 輛,執法執勤用車 0 輛。
2022年單位預算安排購置車輛 0 輛。
(九) 項目情況說明
1.節能專項資金項目
1)項目概述
1、項目實施依據
本項目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辦法》、2011年3月18日原縣政府縣長辦公會議紀要等文件設立和《關于印發南昌市新建區工業節能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2)立項依據
依據政府抄告單及相關文件
3)實施主體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
4)實施方案
該項目主要用于支持區域內工業領域開展節能降耗工業。對工業企業進行節能監察及其監察單位的耗能設備檢測,淘汰高耗能落后設備、燃煤鍋爐整治,評價考核與表彰獎勵,節能宣傳與培訓。執行標準按照《關于印發南昌市新建區工業節能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實施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5)實施周期
2022年1月-2022年12月
6)年度預算安排
年度預算資金安排265萬元
7)績效目標和指標
|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表 |
||||
|
(2022年度) |
||||
|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本級) |
||||
|
基本信息 |
||||
|
項目名稱: |
節能專項資金 |
項目編碼: |
360112228888020000090 |
|
|
項目類別: |
當年項目 |
資金用途: |
業務類 |
|
|
開始日期: |
2022-01-01 |
結束日期: |
2022-12-31 |
|
|
項目負責人: |
潘慶龍 |
聯系人: |
南昌市新建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 |
|
|
聯系電話: |
13879162565 |
是否重點項目: |
否 |
|
|
項目總金額: |
265 |
本年度預算金額: |
265 |
|
|
基本情況 |
||||
|
年度績效目標: |
該項目主要用于支持區域內工業領域開展節能降耗工業。對工業企業進行節能監察及其監察單位的耗能設備檢測,淘汰高耗能落后設備、燃煤鍋爐整治,評價考核與表彰獎勵,節能宣傳與培訓 |
|||
|
立項依據 |
||||
|
政策依據: |
關于印發南昌市新建區工業節能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1)、資金測算表、三定方案 |
|||
|
其他依據: |
無 |
|||
|
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 |
無 |
|||
|
年度績效目標 |
||||
|
該項目主要用于支持區域內工業領域開展節能降耗工業。對工業企業進行節能監察及其監察單位的耗能設備檢測,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與示范推廣,淘汰高耗能落后設備、燃煤鍋爐整治,節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評價考核與表彰獎勵,節能宣傳與培訓,節能管理。 |
||||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三級指標 |
指標值 |
|
|
產出指標 |
數量 |
節能宣傳與培訓次數 |
=2次 |
|
|
高耗能檢測設備購置數 |
=200臺 |
|||
|
高耗能設備淘汰補助數 |
=80名 |
|||
|
開展節能考核表彰次數 |
=1次 |
|||
|
開展節能監察和監察檢測企業數 |
=20戶 |
|||
|
開展節能審計和電平衡次數 |
=6次 |
|||
|
開展節能技改項目個數 |
=4個 |
|||
|
質量 |
節能宣傳與培訓完成率 |
=100% |
||
|
高耗能檢測設備驗收合格率 |
=100% |
|||
|
高耗能設備淘汰補助符合率 |
=100% |
|||
|
節能考核表彰開展成功率 |
=100% |
|||
|
節能監察和監察檢測合格率 |
=100% |
|||
|
節能審計和電平衡開展完成率 |
=100% |
|||
|
節能技改項目開展完成率 |
=100% |
|||
|
時效 |
開展節能宣傳與培訓及時率 |
=100% |
||
|
高耗能檢測設備購置及時率 |
=100% |
|||
|
節能監察和監察檢測工作開展及時率 |
=100% |
|||
|
高耗能設備淘汰補助發放及時率 |
=100% |
|||
|
節能考核表彰開展及時率 |
=100% |
|||
|
開展節能審計和電平衡及時率 |
=100% |
|||
|
開展節能技改項目及時率 |
=100% |
|||
|
成本 |
開展節能宣傳與培訓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高耗能檢測設備購置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高耗能設備淘汰補助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開展節能考核表彰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開展節能監察和監察檢測工作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開展節能審計和電平衡成本控制率 |
<=100% |
|||
|
開展節能技改項目成本控制率 |
<=100% |
|||
|
效益指標 |
經濟效益 |
實現節能降耗,提升經濟效益 |
顯著提升 |
|
|
社會效益 |
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5% |
||
|
提高企業能源利用率 |
顯著提升 |
|||
|
生態效益 |
進一步淘汰高耗能落后生產設備 |
效果明顯 |
||
|
可持續影響 |
降低能耗,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 |
=95% |
||
|
滿意度 |
滿意度 |
被扶持企業滿意度 |
>=95% |
|
|
社會群眾滿意度 |
>=95% |
|||
二、2022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
本單位/單位2022年度“三公”經費支出年初預算數為10萬元,與上年預算數持平。
1、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數為0萬元,與上年預算數持平。
2、公務接待費預算數為10萬元,比上年預算10萬元增長0萬元,與上年預算數持平。
3、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數為 0 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 0 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 0 萬元,與上年預算數持平。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應以財務會計制度、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以及單位預算管理等規定為基本說明,可在此基礎上結合單位實際情況適當細化。
一、收入科目
(一)財政撥款:指區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二)教育收費資金收入:反映實行專項管理的高中以上學費、住宿費,高校委托培養費,函大、電大、夜大及短訓班培訓費等教育收費取得的收入。
(三)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四)事業單位經營收入:指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五)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反映事業單位附屬的獨立核算單位按規定標準或比例繳納的各項收入。包括附屬的事業單位上繳的收入和附屬的企業上繳的利潤等。
(六)上級補助收入:反映事業單位從主管單位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七)其他收入:指除財政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等以外的各項收入。
(八)使用非財政撥款結余:填列歷年滾存的非限定用途的非統計財政撥款結余彌補2022年收支差額的數額。
(九)上年結轉和結余:填列2021年全部結轉和結余的資金數,包括當年結轉結余資金和歷年滾存結轉結余資金。
二、支出科目
(一)基本支出:指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支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二)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三)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務(款)行政運行(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
(四)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務(項):反映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未單獨設置項級科目的項目支出。
(五)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預算改革業務(項):反映財政單位用于預算改革方面的支出。
(六)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財政國庫業務(項):反映財政單位用于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業務方面的支出。
(七)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信息化建設支出(項):反映財政單位用于“金財工程”等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支出。
(八)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事業運行(項):反映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不包括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后勤服務中心、醫務室等附屬事業單位。
(九)一般公共服務(類)財政事物(款)其他財政事物支出(項):反映除上述項目以外的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十)一般公共服務(類)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款)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項):反映除上述項目以外的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
(十一)科學技術(類)其他科學技術支出(款)其他科學技術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科學支出。
(十二)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離退休(項):反映實行歸口管理的行政單位(包括實行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開支的離退休經費。
(十三)社會保障和就業(類)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款)事業單位離退休(項):反映實行歸口管理的事業單位開支的離退休經費。
(十四)醫療衛生(類)醫療保障(款)行政單位醫療(項):反映財政單位集中安排的行政單位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經費,未參加醫療保險的行政單位的公費醫療經費,按根據規定享受離休人員、紅軍老戰士待遇人員的醫療經費。
(十五)醫療衛生(類)其他醫療衛生支出(款)其他醫療衛生支出(項):反映除上述項目以外其他用于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
(十六)農林水事物(類)農業(款)其他農業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農業方面的支出。
(十七)交通運輸(類)石油價格改革對交通運輸的補貼(款)石油價格改革補貼其他支出(項):反映石油價格改革財政補貼對其他方面的支出。
(十八)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物(類)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支出(款)其他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工業和信息產業監管方面的支出。
(十九)商業服務業等事物(類)商業流通事物(款)其他商業流通事物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商業流通事物方面的支出。
(二十)商業服務業等事物(類)商業流通事物(款)其他涉外發展服務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涉外發展服務方面的支出。
(二十一)國土資源氣象等事物(類)國土資源事物(款)其他國土資源事物支出(項):反映其他用于國土資源事物方面的支出。
(二十二)政府保障(類)住房改革(款)住房公積金(項):反映行政事業單位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規定的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以及規定比例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二十三)其他支出(類)其他支出(款)其他支出(項):反映其他。
三、單位涉及的專業名詞
(一)“三公”經費:指用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反映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反映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接待費反映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為保障行政單位(包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