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鄉地處贛江主支下游,鄱陽湖西畔,贛江主支與鄱陽湖在轄區內交匯,東臨恒湖墾殖場,南靠聯圩鎮,西與象山鎮、鐵河鄉隔江相望,北部與永修縣吳城鎮湖區相連,東北部與都昌縣薌溪鄉湖區相連,為南昌市最北鄉鎮。全鄉區域總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含湖區12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距區政府55公里,距市政府53公里,距昌北機場、昌九高速公路30公里。所轄湖區是鄱陽湖候鳥主要棲息地之一,并建有國家級鄱陽湖野生鳥類保護觀測站。昌邑鄉為全區產糧重鎮,耕地面積5.5萬畝(其中,水田5.1萬畝、旱地0.4萬畝)。轄11個行政村、2個農業分場、2個居委會。第七次人口普查全鄉總人口27004人(其中,戶籍人口2.56萬人)。
昌邑鄉自古人文薈萃,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譽為鄱西明珠。域名因西漢昌邑王劉賀(漢廢帝)被封為海昏侯后,在轄區內筑城就國而得名,古城遺跡仍清晰可見。轄區內還有紅山文化新石器遺址、五代十國的鹿苑寺。古杰出人物有,明萬歷年間內閣大學士張位,清光緒年間福建、貴州巡撫勒方錡等等。民間戲曲底蘊深厚,為南昌采茶戲下河調發源地,被省文化廳評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戲劇之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