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第四巡察組關于巡察溪霞鎮老屋村、石咀村等6個村級黨組織“回頭看”情況的反饋意見
根據區委統一部署,2025年3月3日至5月26日,區委第四巡察組對區溪霞鎮老屋村、石咀村、喬嶺村、店前村、仙里村、赤海村等6個村級黨組織開展了巡察“回頭看”。巡察期間,巡察組通過個別談話、受理信訪、查閱資料等多種方式開展工作,對有關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在溪霞鎮黨委和廣大干部群眾支持下順利完成了巡察工作。根據區委要求,現將巡察情況反饋如下。
一、基本情況
溪霞鎮石咀、老屋、喬嶺、赤海、仙里、店前等6個村下轄自然村29個,共有49個村小組,村民戶數3775戶,人口總計14528人。村“兩委”班子40人,支委22人,村委31人,村支部黨員共計56人,其中女性黨員7人。五保戶2戶,低保戶16戶,殘疾人51人。
二、巡察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不夠到位
1.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系統不深入。
2.落實上級黨委決策部署有差距。一是落實耕地保護措施不夠有力。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到位。三是人居環境整治不夠徹底。
(二)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夠有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存在廉潔風險
1.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一是村級干部違紀違法高發,監督職能缺位。二是警示教育實效性不足。
2.財經紀律執行不嚴,村級“三資”管理存在短板。一是財務管理不規范。二是資金管理不嚴密。三是村級集體資源監管存在盲區,資產規范化管理基礎薄弱。
3.工程項目建設管理不到位。一是施工時序倒置。二是未按圖施工,偷工減料。三是違規抽取評標專家,違規評標。四是工程項目建設資料不全。
(三)落實新時代黨建工作任務有差距,黨組織建設存在薄弱環節
1.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短板。一是黨員發展程序執行不規范。二是黨員教育管理不嚴實。三是“三務”信息公開不及時。
2.黨組織基本制度執行不夠到位。一是議事決策制度執行不嚴格。二是黨內組織生活制度落實不到位。
(四)巡視巡察整改工作推進不夠有力
改后又犯問題依然存在。
三、意見建議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動習近平鄉村振興思想落實落地。溪霞鎮黨委要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以習近平鄉村振興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充分發揮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推進鄉村振興。要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端穩糧食飯碗,大力推進“兩整治一提升”行動,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創新思維,尋求方法,破解難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走深走實。
溪霞鎮黨委要始終保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政治定力,強化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加大對重點領域、重要崗位、關鍵環節的日常監督檢查,防范廉政風險。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工程建設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入腦入心。溪霞鎮黨委要擔當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黨的組織路線,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領導,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不斷強化黨委政治功能,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推動構建“黨建+”模式,努力建設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員隊伍。
(四)強化整改主體責任,推進問題整改措施落細落地。
溪霞鎮黨委要充分認識到巡察整改是政治任務,黨組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要對巡察整改負首責、負總責、負全責,要緊盯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掛圖作戰、逐一銷號,堅持整改不到位不放手、不收兵,要帶領班子成員著力鞏固整改成果,舉一反三,久久為功,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效能、治理能力結合起來,健全制度、補齊短板,堵塞漏洞。
根據區委和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要求,請溪霞鎮黨委認真研究反饋情況,及時召開巡察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認真認領問題,及時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任務,切實擔負起領導、推動、執行本單位全面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會后,請將巡察反饋意見通過黨內文件通報,原則意見將在相關媒體公布,接受廣大干部群眾的監督。請在反饋之日起10天內將整改方案、5個月內將整改進展情況通過區委巡察組、區委巡察辦報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等職能部門將適時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區委第四巡察組
2025年7月3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