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悅湖街道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做好我街道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使廣大學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學生防溺水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救自護的素養和能力,結合我街道實際,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盡職履責、失職追責,全面履行教育、管理、監護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預防溺水事故工作體系,構筑安全防護防線,最大限度減少青少年溺水事故發生。
二、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
(一)全面開展防溺水“一堂課”
1.進學校“一堂課”。聯合公安機關派出所民警,深入中小學校為中小學生及其家長講授防溺水安全教育課,增強學生和家長防溺水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課程內容包括觀摩宣傳警示片,講授防溺水安全常識、自救技能和救生常識;授課時間利用學生課余和學校家長會時間;授課對象要實現中小學生及其家長全覆蓋。警示宣傳片、課程視頻及授課模板由公安機關提供并使用。
2.重點區域“一堂課”。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和社會救援組織等,前往臨近江河、湖泊、水塘、水庫等水域的村(社區)等重點區域,以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女、單親家庭子女為重點對象,開展重點區域防溺水宣傳教育“一堂課”,采取播放宣傳警示片,懸掛、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單),講授防溺水安全知識等方式開展,提升學生、家長和群眾防溺水安全意識,督促家長履行好安全監管職責。
3.媒體宣傳“一堂課”。
(1)主流媒體“一堂課”。宣傳線通過廣播、網站、電子屏等主流媒體,通過開設專欄、播放公益宣傳片、教育警示片、專題報道等方式,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救生技能,宣傳報道各村(社區)開展專項行動的經驗做法。
(2)自媒體“一堂課”。街道會同學校組織班主任在家長群、朋友圈,推送防溺水宣傳視頻、圖文;同時街道干部、社區干部,在工作群中推送防溺水宣傳視頻、圖文,廣泛宣傳防溺水安全知識,提升學生、家長和全社會防溺水安全意識,加強日常監管和防范。
(二)推廣完善防溺水“四個一”設施建設。
組織發動街道干部、社區干部、網格員等對轄區內水域安全隱患和防溺水設施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摸清已建成的防溺水“四個一”設施(即:一塊警示牌、一個救生圈、一根安全繩、一對毛竹竿)缺失、損壞情況,及時維護修繕,補齊救援設施;根據水域實際,進一步摸排重點危險水域點位并開展防溺水“四個一”設施建設。
(三) 多措并舉開展游泳教育普及“水花行動”。
聯合區教體局,加強與轄區學校、游泳館的溝通,通過開設公益游泳課程,覆蓋中小學生群體,采取政府補貼降低參與門檻,聯合企業贊助為困難家庭子女提供免費培訓名額。組建專業教練與志愿者隊伍,利用暑期在小區泳池或公共水域設置臨時教學點,配備安全員和浮具,確保學生在學習游泳過程中的安全,同時通過電子屏、宣傳欄普及“學會游泳、預防溺水”理念,形成長效化全民游泳推廣體系。
(四)建立完善防范救援機制。
1.建立巡查守護機制。組織街道干部、巡查員、社區干部、網格員和志愿者、“五老”(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師、老退役軍人)等治安積極分子組建防溺水宣傳巡防隊,充分發揮防溺水巡防員作用,建立巡查機制,在節假日、周末和暑期等中小學生易下水時段,加強重點危險水域巡查值守,及時勸阻警告擅自下水的中小學生。
2.建立重點對象監護機制。街道、村(社區)和學校聯合行動,對轄區內的重點對象(單親、留守、近水等)進行全面摸排,詳細登記重點對象的基本信息,建立重點對象信息臺賬,對留守兒童、單親等缺乏監護的中小學生,在社區干部,鄰里鄉親或治安積極分子中指定、落實預防溺水監護人,加強日常監護工作。村(社區)進行網格化管理,實施每日問詢制度,網格員每天通過電話與重點對象或其監護人取得聯系,詢問學生的行蹤和安全狀況,叮囑其不要私自下水游泳,提醒家長加強對孩子的監護,對于電話無法聯系到或存在安全隱患的重點對象,網格員要及時上門走訪,了解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
三、溺水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1、如果青少年兒童因游泳而發生溺水事故,第一個發現者應立即呼救并設法營救,但應當注意保護自己,同時要報告學校和當地村(社區)委會或主管單位。
2、學校、社區(村)或部門單位接到少年兒童溺水的報告后應立即趕往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并立即向欣悅湖街道辦事處報告。
3、動用一切器材對溺水者進行營救,給溺水者做人工呼吸,盡快救醒溺水者,減少傷亡程度。
4、第一時間通知溺水少年兒童家長。
5、盡快將溺水者轉移到附近的醫院去治療。
6、如果發現溺水者死亡,各地必須馬上如實地向欣悅湖街道辦事處報告,街道辦事處會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死亡情況,并協助有關部門做好事故后的處理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各社區(村)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預防溺水事故工作的必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維護公共安全的責任感、緊迫感,迅速行動起來,強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有關部門間聯合檢查、信息傳遞等工作機制,推動預防溺水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二)強化措施,加強督查。各社區(村)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督導檢查,確保機制健全、任務明確、措施到位。要健全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細化工作措施,認真開展自查和整改工作,建立隱患排查臺賬,對發現的各類隱患逐一進行整改,確保警示標識、隱患整改、監管監控全覆蓋。
(三) 加強協作,強化責任。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分工協作,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及時解決突出問題,形成黨政領導、部門聯動、依法監管、社會參與的聯動機制。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預防溺水事故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社區(村)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按照工作要求,切實落實管理責任,加強信息報送,不得有情不報和緩報。凡因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而引發事故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