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石埠鎮預防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
為進一步做好全鎮預防學生溺水工作,從源頭上化解學生溺水風險,遏制學生溺水事件發生,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維護我鎮社會穩定,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堅持“預防為主、源頭治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圍繞“全覆蓋要求、全時段管理、全水域監管、全方位宣傳、全社會參與”的工作要求,加強日常管理和隱患排查,強化督導檢查和責任落實,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學生防溺水工作體系,完善聯防聯控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各項工作措施,筑牢防溺水安全防護網絡,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安全的社會環境。
二、組織領導
成立預防學生溺水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組 長:魏 靚 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余章凱 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
羅 坤 黨委委員、副鎮長(執行副組長)
孫昕蔚 副鎮長
王有文 石埠派出所所長
羅 剛 行政執法辦主任
成 員:萬沖沖 黨政辦公室主任
許俊峰 社會治理辦公室副主任
曾 鈺 鎮人大辦主任、宣傳干事
雷亦民 石埠中心小學校長
熊紅光 石埠中學校長
繆志青 居委會支部書記
熊 能 上莘村支部書記
鄧春根 篩崗村支部書記
蹇瑞真 華山村支部負責人
繆建華 石埠村支部書記
程紹金 烏城村支部書記
方冬真 田垅村支部書記
程連水 竹園村支部書記
陳小旭 西崗村支部書記
歐陽銘 龍崗村支部書記
朱衷明 璜源村支部書記
鄧 軍 新潘村支部書記
劉捩喜 霞源村支部書記
鄧冬生 紅林村支部書記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社會治理辦公室 ,簡稱鎮防溺水辦),社會治理辦公室副主任許俊峰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階段劃分
專項行動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即日-4月10日)。各村(居)要結合實際,細化工作方案,對防溺水工作進行專題部署,明確職責,廣泛開展防溺水教育,營造濃厚工作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4月11日-10月8日)。各村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行業及屬地管理責任,廣泛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學生和家長防溺水安全意識。對排查出來的重點及危險水域進行全面整治,落實安全警示標識和救護設施配置,落實巡邏巡查制度,防范遏制學生溺水事故的發生。
(三)總結提高階段(10月9日-10月31日)。各村(居)認真分析學生溺水事故的事發規律,總結原因教訓,深入查找問題和不足,研究制定對策措施,梳理工作經驗,固化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特色做法,完善防溺水工作機制,常治長效。
四、重點工作
各村(居)要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結合實際,圍繞“人”和“水”兩個防溺水工作的主要因素,重點落實好以下六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防溺水工作任務。
(一)強化危險水域安全管理
1.網格化管理危險水域。各村(居)要建立屬地危險水域掛點聯系制度(附件1、附件2、附件3),按照有管理單位的水域由管理單位負責、有經營主體的水域由經營者負責、其它水域由當地村(居)負責的原則,明確危險水域責任單位、責任人員,做到每一處危險水域都有一名責任領導,一名具體負責人。
2.堅持水域隱患排查整治。各村(居)要落實水域安全重大風險列單登記、聯合整治、掛圖銷號制度。開展水域隱患排查整治,重點排查山塘水庫、河流、沙灘以及穿村小溪小河、村內池塘等水域的安全隱患,及時清理無人管理水上漂浮物,設立并維護防溺水“四個一”工程(即:一塊警示牌、一對長竹竿、一個救生圈、一根救生繩)和圍欄等防護設施。要堅持“排出一處、整改一處、銷號一處”,不留隱患漏洞、不留管理盲區。有條件的,可在事故多發水域安裝視頻監控和警報系統,進行全天候監視防范。同時要做好管轄范圍內水域隱患排查整治和完善防范設施工作。
3.常態化開展巡邏巡查。各村(居)要落實巡邏值守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專人巡查、視頻巡查機制,發動網格員、“五老”人員和社會志愿者充實水域巡防力量,在平時學校上下學、中午、雙休日、假期等重點時段,做好危險水域巡邏巡查工作,采取定時、定崗、定人方式,壓實人員責任,規范建好巡邏巡查工作臺賬。在平時有人下水游泳的重點危險水域,要增派巡查人員,加入公安民(輔)警力量,在易下水時段,做好巡邏、警示、勸離工作,切實做到重點危險水域區域和重點時段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不留安全隱患、不留防控盲區。
(二)加強重點人員管控
1.建立重點人員信息臺賬。各村(居)要對轄區內的防溺水重點人員做好動態摸排,要包含轄區外就讀的學生,做到周末、假期等時期在村內居住學生全覆蓋,及時將重點人員納入監管,對摸排確定的重點人員,建立村(居)防溺水重點人員臺賬(附件4),落實鄉鎮三級包保機制。
2.落實重點人員管控責任。各村(居)要完善好村干部包戶學生責任機制,由村干部包掛學生家庭,轄區內的每一位重點學生落實好一名責任干部,做到不漏一人。由責任干部開展結對教育管理,做好學生假期在家情況跟蹤,點對點聯系監護人開展防溺水宣傳,督促學生家長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三)提高防溺水社會宣傳質效
各村(居)要充分發動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群眾喜聞樂見的防溺水宣傳,充分利用宣傳車,在轄區范圍內循環播放防溺水音頻;各村組安排巡邏隊,每天在重點時段,深入各自然村反復開展提醒警示;有應急喇叭的自然村每天固定時間循環播放防溺水宣傳廣播,做到警鐘長鳴。在主要街道、車站、農貿市場、商超、休閑廣場等人員的聚集場所、轄區內的山塘、水庫及河道等重點水域出入口、事故多發地段的顯眼位置要設置好學生防溺水宣傳標語、橫幅或標牌等,有效提高廣大群眾的防溺水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各村(居)要開好戶主會、上戶宣傳,做到有學生的家庭全覆蓋,把學生溺水警示案例分享給群眾,起到警示作用,引起家長警惕。廣泛開展高頻次、全覆蓋的預防溺水宣傳教育。實現路上有橫幅、電視有圖像、廣播有聲音、網上有內容,實現人人講防溺水,人人知防溺水、人人參與防溺水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推進防溺水“疏堵結合”工作舉措
用好鄉村文明實踐站點。各村(居)要充分利用文明實踐站,發動返鄉大學生、志愿者、“五老”人員等在周末、節假日開設假日課堂、課外輔導站等陣地。為學生特別是防溺水重點學生提供綜合素質培養、愛心陪伴、心理撫慰等服務,讓學生在假期、課后有地方可去、有事情可做、有東西可學,滿足學習休閑娛樂需要,減少私自下水現象,從而遠離野外水域,從源頭上進行防范。
(五)強化應急處置準備
各村(居)要制定學生防溺水工作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應急處置隊伍,備齊備全各類應急救援物資和設備,對應急處突人員開展業務培訓,堅持每月開展一次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科學迅速處置。遇突發事件后,要立即報告,妥善處理善后事宜,積極做好輿情管控,最大限度減少負面影響和現實危害。
(六)建立督查督導機制
建立以鎮紀檢部門牽頭的防溺水工作督查組,每周對各村防溺水工作進行實地督查,下發督查通報,建立問題清單,明確整改時限及整改責任人,切實將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五、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站位。各村(居)要始終堅持“兩個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把預防學生溺水工作作為維護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安工程,提高站位,不斷增強做好學生人身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決克服麻痹思想,杜絕形式主義,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出成效,以實際行動守護廣大學生生命安全。
(二)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各部門、村(居)要加強協調配合,齊抓共管,分工協作,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及時解決突出問題,形成黨政領導、部門聯動、依法監管、社會參與的聯動機制。各村(居)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履行好工作職責。要將學生防溺水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調度學生防溺水工作。各村要履行防溺水屬地管理責任,組織簽訂《預防學生溺水安全責任書》(附件6),壓實“鄉鎮、村、學校、家長”防溺水工作“四方”責任。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多方聯動、齊抓共管、落實有力的工作格局。
(三)嚴格督導,強化考評。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預防溺水事故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部門、村(居)要按照工作要求,切實落實管理責任,加強信息報送,不得有情不報和緩報。凡因工作不到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而引發事故或造成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