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管理處、園區,區各有關單位:
實施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制度安排。為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創新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探索,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現將《南昌市新建區全面提升市場準入效能工作推進機制(試行)》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南昌市新建區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4年3月28日
南昌市新建區全面提升市場準入效能工作推進機制(試行)
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制度安排。為推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著力破除各類市場準入隱性壁壘,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切實維護全國市場準入的統一性,制定本工作推進機制。
一、準入規范管理
1.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要求,各部門不得自行發布具有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全面清理廢除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違規設定的其他形式的負面清單,堅決維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和權威性,確保“一單盡列、單外無單”。
2.加強市場準入規范管理,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所列禁止準入事項,不得進行審批、核準,不得辦理有關手續;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所列許可準入事項,應當依法依規作出是否予以準入的決定,或指導市場主體依照政府規定的準入條件和準入方式合規進入,不得在辦理環節違規設立其他準入條件。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不得違規另設行政審批和變相設定準入障礙。
3.除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外,各部門不得對外地企業進入本地設置準入壁壘,不得要求企業必須在某地登記注冊,不得為企業跨區域經營或遷移設置障礙;不得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合理或歧視性準入條件,確保廣大市場主體在市場準入、資質許可等方面均享有同等市場準入條件,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4.各部門應嚴格對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所列事項,認真梳理市場準入類審批事項,全面清理清單之外違規設立的準入許可、準入環節違規設置的隱性門檻,不在清單之內、設立依據效力層級不足的,以及存量證照(含電子證照)存在禁止準入措施中規定內容的,一律按程序取消。
二、對標調整公開
5.區發改委針對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體系廣泛征求區級相關部門意見,深入梳理研究有關事項,對評估指標的科學性和指標評估實施的可操作性提出意見建議,并按要求反饋至市發展改革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修訂安排,明確了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進行修訂的意見建議。
6.《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修訂公布后,區發改委及時通過掌上新建、新建發改微信公眾號、新建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開,明確了區級各部門具體任務分工,實現負面清單事項實時查詢。同時,積極會同區級相關部門梳理清單事項調整情況,確保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數據采集端口與市級保持一致。
7.各部門根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修訂情況,及時清理涉及市場準入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各類行政審批事項,依照法定程序同步調整政務服務事項基本目錄和實施清單并做好落實銜接。因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而需取消或者停止執行的政務服務事項,各部門應當立即停止受理。
8.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機制,各部門根據新版清單動態梳理調整本地區本系統負責的負面清單許可準入事項的管理權限、審批流程、辦理要件等信息,及時在區政府及部門門戶網站及掌上新建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不斷提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查詢的便捷性。
三、準入效能提升
9.各部門應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與行政審批制度相銜接的機制,實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許可準入事項與政務服務事項、行政權力清單、行政許可事項的一一對應,負面清單信息公開與政務服務事項信息公開有機銜接,提高準入事項辦理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10.各部門應持續優化管理方式,嚴格規范審批行為,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避免出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和實際審批“兩張皮”。深化“一網通辦”“證照分離”,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構建“標準統一、就近交件、協同辦理、一次辦成”的政務服務新模式,推動實現網上可辦和全程網辦,持續推動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推進辦事結果就地立等可取。
11.各部門依法向社會公開政務服務辦事指南和示范文本,把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許可準入事項具體條件、申請要件、有關要求一次性明確告知市場主體。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導致政務服務事項的法定依據、辦理程序依法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辦事指南和示范文本,并向社會公布。
12.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辦理“好差評”工作機制,各部門依托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制度,推動市場準入負面許可準入事項“一事一評”,實現服務事項、評價對象、服務渠道“三個全覆蓋”,以及“好差評”聯動反饋、“差評”核實整改和整改回訪“三個100%”。
13.鼓勵各部門探索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用承諾制度,對守信市場主體實施告知承諾、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措施,提高辦事效率。市場主體未按期履行承諾的,相關部門應當及時撤銷原行政許可,并將其失信行為共享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記入信用檔案,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
四、案例歸集通報
14.各部門要建立定期排查、投訴受理、核查反饋和整改督辦機制,結合執法檢查、工作督查、市場主體舉報投訴等多種渠道,重點排查清理是否存在違規審批禁止準入類、許可準入類事項,是否存在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等情況。各部門按季度對本單位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關規定的案例進行排查、歸集,對違規事實清晰或已查實的案例,于每個季度最后一天報送至區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區負面清單辦匯總后報送至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對國家相關部門、市級執法部門發現、市場主體反映且核實屬實,而本單位未填報的,扣減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對應指標分值,并視情況予以通報。案例歸集通報情況同步納入城市信用狀況動態監測。
15.建立市場準入隱性壁壘投訴渠道,在政務服務網、辦事大廳等線上、線下公開投訴渠道。接受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反映涉市場準入問題,定期匯總交相關部門核實辦理,并在10日內辦結,并將處理結果反饋至投訴人。
16.各部門要依托“新事心辦”政務服務平臺和各類政務熱線暢通市場主體問題反映和投訴渠道,鼓勵建設市場主體投訴專門渠道和違規情況信息統一在線反饋、公開和查詢平臺,并通過門戶網站等對外公布。通過基層走訪、企業調研、問卷調查等形式開展專題調研,廣泛聽取各類市場主體和基層反映的市場準入問題。
17.區負面清單辦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定期排查、投訴受理、核查反饋、聯動辦理和整改督辦常態化協調機制,及時核實、處理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和投訴、舉報事項。對發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違規設立其他市場準入事項和準入隱性壁壘,建立工作臺賬,逐項予以整改銷號,重大復雜情況及時報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
五、市場效能評估
18.各部門應結合我區實際,全面落實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體系(江西試點版),發揮評估指標的導向作用,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
19.按照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市場準入效能評估試點要求,組織開展迎接省對區市場準入效能試評估工作。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對評估反映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推動完善有關工作機制,確保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便捷高效落實。
20.區負面清單辦要根據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情況,不斷完善工作推進機制。積極配合市、區效能評估信息平臺建設,不斷完善平臺功能,夯實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基礎。
六、多渠道意見收集
21.涉及市場主體投訴舉報市場準入隱性壁壘問題,通過以下多種線上、線下渠道進行反饋。
(1)市場準入違規問題投訴舉報專線(區發改委83700970,區市場監管局83752118,12315,區政數局83098603,區生態環境局83637007);
(2)新建區網上辦事大廳;
(3)“新事心辦”咨詢投訴窗口;
(4)南昌市“互聯網+監管”平臺(新建);
(5)新建區公開信箱;
(6)新建區人民政府網站“網上信訪”專欄;
(7)意見建議和投訴舉報箱(設置在新建區政務服務大廳)。
22.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24小時開通)。
23.各部門通過常態化走訪調查、座談等形式聽取市場主體、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的意見建議,聽取他們對包括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等方面反映的問題。
七、組織實施保障
24.區負面清單辦具體負責我區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籌協調,重大問題按程序報區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應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做好本地區本部門本領域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組織實施。
25.各部門應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宣傳解讀,加強本地區本部門執行情況的跟蹤監測、自查清理。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文件、辦理行政審批事項時,嚴把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審查關。
26.各部門應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和“三定”明確的監管職責,對法律法規和“三定”規定未明確監管職責的,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全面夯實監管責任。堅決糾正“以批代管”“不批不管”等問題,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健全監管規則,創新監管方式,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領域監管,提高監管的精準性有效性。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