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街道、經開區、管理處、園區,區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決策部署,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入破除各類市場準入隱性壁壘,不斷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更好推進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我區落實落地,經區人民政府同意,特制定相關工作制度。
一、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貫徹落實部門協調機制,建立由區發改委、區民政局、區商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政數局、區工商聯、區稅務局、區文廣新旅局等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制度,由區發改委、區商務局作為召集人。主要職責是組織落實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有關工作,統籌協調推進全區清單執行中的有關問題,定期溝通市場準入相關工作信息,組織開展政策宣傳和經驗復制推廣等工作。
二、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信息公開機制。各鄉鎮、街道、經開區、管理處、園區,區有關單位要及時將國家統一發布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行政許可事項等,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信用南昌等多種渠道面向社會公眾公布,提高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查詢的便捷性及準入事項辦理的可預期性。對于許可準入事項,要公開法律法規依據、技術標準、許可要求、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的,及時將清單事項內容、主管部門等向社會全面公開。
三、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措施銜接動態調整機制。各鄉鎮、街道、經開區、管理處、園區,區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與行政審批制度相銜接的機制,實現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許可準入事項與政務服務事項、行政權力清單、行政許可事項的一一對應,負面清單信息公開與政務服務事項信息公開有機銜接,提高準入事項辦理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要依法向社會公開政務服務辦事指南和示范文本,把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許可準入事項具體條件、申請要件、有關要求一次性明確告知經營主體。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調整導致政務服務事項的法定依據、辦理程序依法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辦事指南和示范文本,并向社會公布。
四、健全市場準入效能評估落實機制。建立市場準入效能評估工作協調機制,針對市場準入全流程各環節,常態化開展跟蹤評估問效,切實提升市場準入效能。依托省效能評估平臺定期對各級行政主體辦事流程、服務渠道、審批途徑、監管手段、制度宣傳保障力度等進行評估監測,實現“以評促改”強化評估結果運用,對評估反映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推動完善有關工作機制,確保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便捷高效落實,推動破除隱性壁壘,提高市場準入效能。健全市場準入效能數據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各部門間數據共享,實現數據實時更新和聯動,保障數據采集全面、全程、全量展現。
五、健全違規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排查和歸集機制。各鄉鎮、街道、經開區、管理處、園區,區有關單位要定期排查本地區、本系統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落實情況,重點排查清理是否存在違規審批禁止準入類、許可準入類事項,是否存在違規設置市場準入隱性壁壘等情況。充分利用行政執法結果、“互聯網+監管”等渠道,對掌握的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典型案例進行歸集,對違規事實清晰或已查實案例,及時報送至區發改委。建立不合理準入限制和隱性壁壘問題線索征集機制,區發改委在新建12345平臺設置市場準入意見反饋渠道,接受經營主體和社會各界反映涉市場準入問題。及時匯總整理問題線索,包括國家、省、市有關部門轉辦的問題線索,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及時轉交有關單位進行調查、核實、依法處理,責任單位需將處理結果報區發改委。
六、健全典型案例通報和督查整改機制。建立重點案例督查督辦機制。對于成因復雜、經營主體反映強烈、整改難度較大的重點案例,建立督查督辦臺賬,由區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跟蹤督促地方明確整改時間、任務和責任人,有力有序推動整改到位。對國家、省、市相關部門、區級執法部門發現、經營主體反映且核實屬實,而本地區、本部門未填報的,區發改委視情況予以通報。
七、健全市場準入工作落實激勵機制。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建立與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相適應的激勵懲戒機制。根據經營主體信用狀況實行分類、動態管理,對守信主體予以支持和激勵,對失信主體依法依規予以限制。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實施,試行1年,如執行中遇到問題徑向區發改委反映。
新建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6月10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