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政復議案件辦理情況
1、收件情況。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共收到案件20件,較去年相比案件總數減少6件。其中,鄉鎮人民政府3件(占比15%),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7件(占比35%),區公安分局(交管大隊)3件(占比15%),區自然資源分局2件(占比10%),區城管局2件(占比10%),區房管局2件(占比10%),區住建局1件(占比5%)。
2、辦理情況。已結案18件,辦理情況如下:駁回1件,不予受理4件,依法維持2件,確認違法3件,撤回申請6件,責令重新回復2件。
3、申請復議事項情況。行政處罰類4件,行政確權2件,信息公開2件,投訴舉報11件,行政不作為1件
二、行政應訴工作情況
1、應訴案件情況。截止2019年12月,全區共辦理行政應訴案件83件,其中,行政處罰案17件(占比20.83%),行政強制案4件(占比4.81%),行政征收案件30件(占比36.14%),行政許可案2件(占比2.4%),行政確權案11件(占比13.25%),行政確認案1件(占比1.2%),行政不作為案3件(占比3.61%),其他類案件15件(占比18.07%);
2、應訴主體。區人民政府應訴21件(占比25.3%),鄉鎮人民政府應訴11件(占比13.25%),區政府工作部門應訴51件(占比61.45%);
3、案件審理情況。判決情況如下:駁回原告訴訟請求10件(占比12.04%),撤銷5件(占比6.02%),確認違法或無效5件(占比6.02%),履行法定職責或給付義務3件(占比3.61%),確認合法有效49件(占比59.04%),一審裁定3件,調解1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97.59%。
三、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應訴案件統計情況
(一)行政復議案件
行政復議案件申請數量總體平穩(2018年為26件,2019年為20件),行政相對人法律意識不斷提高,對于認為侵犯其自身權益的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主動尋求行政復議這一相對便捷的法律途徑進行維權越來越被認可。從行政復議案件類型上來看,涉及公安,土地,市場監管,住房和房地產,城市管理等方面案件較多,尤其是對市場監管部門的投訴舉報呈現上升態勢,職業打假人以維權、打假為名牟利,不斷向各級行政部門進行惡意投訴,大量執法資源被用于處理職業索賠舉報以及后續的信息公開、投訴回復、行政復議等,造成行政資源被不正當擠占,且這一行為已形成產業鏈,讓復議機關疲于應對。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監管部門處理投訴舉報中存在不嚴謹、不到位的情況,比如,收到投訴舉報未予回復,或者回復處理不當,被職業打假人抓住漏洞向復議機關持續投訴舉報和申請行政復議。
(二)行政應訴案件
2019年共應訴案件83件,大多數案件被人民法院判令合法有效和駁回原告起訴,在行政訴訟化解過程中,原告主動撤訴率和息訴服判率也大大提升,被確認違法案件僅5件,占案件總數6.02%。從案件類型上,因我區城市化發展較快,城市建設大踏步發展,行政應訴案件主要集中在土地管理、房屋征遷類應訴案件,占行政應訴案件總數的55.6%。
我區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始終堅持有訴必應的原則,要求所有行政應訴案件的行政機關負責人都要出庭應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作為年度高質量發展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已納入年度目標考核,2019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97.59%。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強輿論宣傳。行政復議的公信力相比法院、仲裁等機構較差,行政復議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位置不高,加強宣傳引導,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人民群眾了解、熟悉行政復議受理范圍和條件,敢于、善于運用行政復議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加強學習、培訓,全面提高復議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促進行政復議能力、應訴能力建設。
3、解決行政復議人員配置不足,落實復議辦案場所,經費及車輛等物質保障的問題。
4、完善應訴機制,增強應訴能力,依法履行行政應訴職責,認真負責地做好區政府應訴案件的代理工作,確保出庭應訴的工作質量和效果,對可能敗訴的案件做到事前有匯報,事后有報告。
5、深入分析2019年度全區行政復議案件和行政應訴案件,做好分析總結,為2020年的工作做好年度計劃安排。
新建區司法局
2020年1月6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