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建經開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省、市、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委“項目為先、實干奮進,爭分奪秒拼經濟”主線,聚焦區委推進“思想大解放、發展大落實、作風大提升”三大行動,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持續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聚焦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各項工作實現了穩步推進。2024年,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區委關于“強省會”戰略,推進“打響‘上安領’新建當自強”十大提升工程的目標要求,規劃先行、主攻工業,強抓招商,完善配套、優化環境,打造新建區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一、堅持規劃先行,逐步推進產城融合和空間整合
堅持規劃先行,提高規劃水平,做好前瞻性的規劃和定位。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做到產業與城市功能融合、空間整合。
一是加快推動園區污水處理廠及沿線污水管建設。目前園區鐵路以西有不少項目在建(如壕門電子、標洪項目、玲崗花園、軌道產業園、愛環仕產業園、中南高科產業園),但污水處理廠及沿線污水管還未開始建設,污水無法排放。下一步將加快污水處理廠的選址、報批報建,同時加快污水處理廠及沿線污水管推進力度,以滿足企業污水排放要求。
二是加大對閑置用地的清理整頓。積極開展摸底排查工作,對開發一區、二區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企業低效用地底數,做到心中有數。對二區的未按批準規劃建設完成的,下發提示函,開展建設。與區招商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招商,招好商,加快已批建設用地的出讓速度,消化土地;督促企業盡快完成建設,提高園區土地的整體利用率;加大力度消化供而未用閑置土地。
三是加快九望新城學校、醫院配套建設。正在開發的九望新城,不僅要注重城市交通道路的規劃建設,而且還要注重學校、醫療、商業、文化等公共配套先行,進一步激發九望新城地塊的活力,促進九望新城強勢崛起。
二、緊盯關鍵指標,提質運行做大、做強經濟總量
2024年,將力爭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力爭完成2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力爭同比增長10%,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全力爭取全省省級開發區年度綜合考核成績爭先創優。
一是緊盯關鍵指標提質運行。圍繞年度主要經濟指標發展預期目標,把任務再細化、責任再明確、措施再夯實,積極加強與省市區主管部門溝通聯系,嚴格對標對表按時序進度要求,常態性地認真抓好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固投等關鍵指標的月度運行分析、監測預判及統計上報工作,著力提高運行發展質量。
二是緊盯新增戶數夯實潛能。聚焦“1+2+N”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梳理并充分挖潛新注冊登記運營企業、新建續建投資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后達產及存量規下企業成長發展達標情況,在“一對一”掛點重點幫扶和靶向培育下,大力培育新型產業龍頭,建立擬申規企業培育庫,做實做多全年新增入統工業企業戶數。
三是緊盯重點助推轉型發展。積極抓好企業屋頂光伏建設,引進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綠色工廠、兩化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等創建工作,積極組織省級綠色工業園區遴選、數字化轉型優秀開發區評估創建工作,著力推動開發區“雙碳”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發展。
三、瞄準主攻方向,大力開展鏈式和專業化招商攻堅
聚焦園區主導產業方向,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緊盯各環節的領軍企業、關鍵企業,大力開展“強鏈”“延鏈”“補鏈”招商活動,洽談推動一批投資體量大、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力爭全年引進38個億元以上項目,其中:優強項目5個,20億以上項目1個,10億以上項目2個,5億以上項目2個。
一是開展合作。為更加科學精準的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快速盤活閑置資源,結合實際,分別從新型工業制造業項目(供應工業用地、租賃廠房)、企業總部項目、文商旅項目等擬定了落戶準入條件和優惠政策。我們將繼續與國際國內知名投行、盡調機構合作,進一步強化產業項目準入分析,提高項目洽談引進落地的精準率和成功率。
二是專業招商。我們將不斷加強學習和招商實戰,積極探索開展資本招商,引入風投機構、私募基金參與重點產業項目的招商合作,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懂產業、通政策、善談判的專業化招商隊伍。
三是緊密跟進重點重大項目。全力推動投資100億元的贛鋒鋰電(南昌) 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55億元的南方儲能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20億元的深蘭機器人制造基地暨產業園項目、投資20億元的東方教育集團南昌新校區項目、投資20億元的陸祥堂醫藥物流及保健產品生產基地等項目落地。圍繞構建“1+2+N”產業體系,快速做大新能源產業規模,做強做優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繪好產業全景圖,理順重點產業鏈條,摸排上下游頭部企業,分析發展趨勢,大力開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精準招商,廣泛對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為招商項目快速引進落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是加大對外招商。采用“以商招商”“鏈條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種方式靈活運用,通過梳理項目資源,找準產業鏈條,緊盯龍頭企業開展鏈條招商。以上下游企業推薦、省市區領導高位推動、招商顧問專業支持等方式多措并舉,形成招商合力,促進招商項目快速奪取實效。研究、探索和實施“資本+招商”模式和方式方法,在重大項目引進落戶過程中發揮資本引導撬動作用,躍動發展蓬勃朝氣和創新活力。
四、強化調度機制,全力加速項目推進建設工作進度。
深化“周調度、月巡看、季評比”項目推進機制,科學謀劃、積極統籌,聽取掛點領導項目推進情況,找準影響推進的梗阻部位和阻點環節,倒排工期,搶晴天、戰雨天,全力加速項目建設進度。
一是推進好在建項目。南昌軌道交通園、中至網信學校、寶康電氣、美園特種電線、中南高科等,持續跟進建設進度,協調解決建設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在建項目按時完工投產。
二是服務好待建項目。贛鋒鋰電、乾照光電、維科鈉電、南方儲能、西部物流園等重大利好項目,協調相關部門,加快審批進度,完成新建項目報建報批相關手續,并與企業積極溝通,讓企業提前做好全面施工準備,督促企業盡快開工建設。
三是落實好“三看”項目。園區作為新建區主戰場,我們將對擬“三看”項目,形成工作專班,緊盯重點、難點問題,倒排工期,做到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協同化,提前為“三看”做好準備工作。
五、加強精準扶持,著力提質企業服務和優化營商環境。
常態化推進“周末親清行”聯系幫扶企業制度,面對面收集企業訴求、點對點解決實際問題,建立問題解決、跟蹤問效閉環機制。組建歷史遺留問題攻堅專班,實行臺賬銷號管理,著力解決企業用地、融資、政策兌現等長期未解決的棘手問題。配合協助區直有關部門出臺促進“1+3”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準扶持政策,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加快產業集群發展。
一是主動上門推送政策,兌現落實各類企業扶持政策,尤其是在資金方面,突出“財園信貸通”“人才貸”等政府支持類信貸融資產品及各類產業基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二是層層壓實責任,項目落地前由招商局全程負責、全程跟蹤、全程辦理一切手續;項目落地后由政務服務中心負責,設立專人為項目代辦一切手續;項目開工建設由掛牌服務領導協調解決一切困難和問題。三是維護社會穩定,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度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源頭,解決在基層,抓好安全生產,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園區、平安園區,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六、以提升改造為抓手,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路網框架
一是扎實推進新建經開區儲能產業園配套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加大力度做好鐵路以東31條道路的提升改造,為企業和居民改善出行環境,同時,提升園區形象。二是進一步完善路網框架。圍繞項目周邊的涼山寺街、罕王路、白石垴路、工業九路、工業十二路、發展七路等道路加快建設力度。三是抓好320國道沿線環境整治。主要抓好320國道沿線環境整治,對現有未完成的建筑立面,督促完成,未開工建設的,督促加緊開工建設。同時對沿線的綠化、道路交叉口的景觀進行提升。四是加快做好學校建設。加快玲崗花園、夢廬花園兩個安置小區內配套的幼兒園和小學的建設,盡快啟動學校的裝修建設,爭取2024年9月開學。同時原京冶用地規劃建設一所集高中、初中、小學為一體的學校,目前正在做前期規劃設計方案,爭取明年開工建設。建設一所幼兒園(位于欣望花園北側),解決征地、用地上的問題,爭取明年開工建設。
七、圍繞項目建設,扎實有序推進征地拆遷和安置工作。
一是圍繞九望新城、園區新落戶的項目大力開展征遷。
二是崗背村、珂里村整體拆遷。崗背村、珂里村因項目、路網建設已征遷三分之二,項目、路網也已環繞二個村地塊,位置較好,全部拆除后可大大提升項目承載空間,計劃2024年全部拆除。三是九望新苑與觀背村安置點動工建設。九望新城建設涉及璜溪管理處魯田村、洋湖村、繆章管理站三個村,共征遷1087戶3004人,需安置面積264968㎡。觀背村已征遷479戶1440人。為解決老百姓的后顧之憂,計劃2024年跟進落實好九望新苑安置房和觀背村安置點建設。四是完成夢廬花園安置房分配。交房后計劃二個月內完成房屋分配工作,同時做好小區后期運營管理工作。
2023年12月4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