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河鄉2019年下半年工作計劃
2019年下半年我們的總體工作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做好區委一屆九次全會的準備工作,主攻黨的建設、脫貧攻堅、環境保護、掃黑除惡、殯葬改革“五大領域”,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
(一)聚焦黨建工程,推動思想政治建設
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政治保障。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升“五種能力”,始終做到思想上擁護、政治上維護、組織上服從、行動上看齊。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堅持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制度。切實抓好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的整頓,著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形成常態化整頓建設機制。進一步深化“黨建+工作”亮點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推介一批實踐特色鮮明、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黨建示范點。持續推進基層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進一步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利用率。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一步構建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為鐵河鄉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二)聚焦產業優化,促進特色現代農業、旅游產業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健康協調發展。一是做強現代農業產業。以農民致富、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為核心,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組織創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發展高端水果、生態養殖、休閑觀光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大力發展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大力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培育農業規模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進程。二是深入規劃旅游業發展。我鄉國土面積50.1平方公里,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核心區域規劃8.07平方公里,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景區規劃41.62平方公里。按照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總體規劃,我鄉科學編制全鄉鄉村特色旅游發展局規劃,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自然資源和人文底蘊,發展多種鄉村特色旅游業。一是以海昏侯國遺址聚落為核心,以國家級特色小鎮建設為目標,培育文化演出、特色街區、主題公園、生態酒店等業態,引導文化體驗旅游、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文博創意產業、會議展覽服務產業聚集。依托規劃區北部良好的自然山水基底與生態環境,結合遺址公園北側服務區建設,適度發展戶外運動旅游、生態休閑旅游、健康養生度假等產業,培育候鳥觀賞、溫地科普、精品民宿、主題酒店、中醫療養、濱水度假等業態發展。二是以海昏侯國遺址聚落為核心,發展觀光休閑農業。通過民俗文化植入,園林景觀營造、特色農作物種植等手段,引導農家樂、都市農莊、休閑采摘、農事體驗等農業莊園、田園綜合體、美麗村落等業態布局。在發展速度上掌控好生態保護、環境承載的能力,在項目引進上兼顧好農民致富、集體增收的根本,做好項目之間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發展。
(三)聚焦脫貧攻堅,推動小康社會全面建成
脫貧攻堅工作雖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鄉貧困人口降至貧32戶8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87%,但仍然沒有實現全面脫貧,已脫貧戶依然存在返貧風險。要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主要任務之一,采取強有力措施,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一戶一脫貧方案,全面幫扶未脫貧人口順利脫貧,并對已脫貧戶采取持續鞏固措施,讓已脫貧人口穩定持續發展,全面致富奔小康。
(四)聚焦民生事業,推動幸福指數大幅提高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統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讓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漸變成現實。加大創業扶持、技能培訓和就業援助。落實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切實做好五保供養、城鄉低保、孤兒養育、殘疾救助工作,提高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水平,保障貧困群眾基本生活。強化計劃生育依法管理和優質服務,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扶持民辦養老機構,提高服務水平。
(五)聚焦生態文明,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生態是鐵河最好的財富,綠色是鐵河最大的特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讓藍天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把“生態鐵河”作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的根本底色。繼續圍繞農村道路、村莊、生活垃圾等整治,組織開展專項行動:一是道路沿線專項整治。對全鄉鄉道、村級道路沿線,全面開展治違、治亂、治污、治路、治理五項整治行動。二是農村村莊專項整治。按照“三拆一保護”原則,進行村莊整治。三是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建立和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鄉壓縮轉運、區里獎補”的城鄉環衛一體化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面清除存量垃圾,清掃散落垃圾。四是水體污染專項整治。以“河長制”為統領,全面清理河道漂浮垃圾。五是“三沿六區”墳墓專項整治。凡“三沿六區”內的現有墳墓,除受國家保護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紀念價值的予以保留外,其他的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整治。六是戶外廣告清理專項整治。重點對集鎮戶外廣告進行集中整治,形成“設置有序、科學布局、設計精美、形式新穎、品味高尚、發布規范”的戶外廣告新格局。七是鄉風文明提升專項整治。推動農村移風易俗,深入開展以“興家風、淳民風、正社風”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尚勤勞、重孝道、守規矩、講衛生”的文明鄉風。
(六)聚焦法治建設,推動社會和諧穩定
增強“七五”普法宣傳工作實效,宣傳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推進法治建設。全面推進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村居全覆蓋。深入推進平安建設,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加強禁毒宣傳,嚴厲打擊毒品犯罪。暢通信訪渠道,完善網上信訪工作流程,規范信訪秩序,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妥善化解信訪熱點難點問題。嚴格落實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深入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繼續做好遺址保護和控違控栽工作。按照區政府《關于加強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保護的通告》和鄉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我鄉當前控違控栽的緊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繼續做好我鄉遺址保護和控違控栽工作,對破壞遺址周邊環境、違法建設和搶栽搶種的行為實行零容忍。
南昌市新建區鐵河鄉政府
2019年9月5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