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堎街道辦事處2024年工作總結及2025年
工作計劃
2024年長堎街道辦事處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要求,緊盯區委、區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緊扣“好新建、美生活”主旋律,圍繞區委“六大工程”,真抓實干,精心施策,統籌推進黨的建設、經濟發展、項目建設、城市建管、民生實事、社會治理等工作。2024年長堎街道離退休黨支部已榮獲江西省、南昌市離退休干部“示范黨支部”、南昌市離退休干部“先進黨支部”榮譽。關工委工作和老年體協工作榮獲江西省、南昌市“先進集體”榮譽。花海社區、幸福里社區獲評“2023年度江西省五星級幸福社區”,龍珠社區獲評“2023年度江西省四星級幸福社區”。
一、2024年工作總結
(一)鞏固發展之本,穩住經濟“基本盤”
一是經濟發展穩中向好。2024年完成稅收20167萬。2024年1-12月份,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114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5.53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5217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9.8個百分點。二是招商引資持續升溫。目前共收集招商信息21條;洽談項目16個,簽約落戶6家;客商投資進資額8億元。簽約落地了鉑金喜悅宴會中心項目,盤活閑置商業,解決就業200余人;國際咖啡品牌“星巴克”項目,填補新建區域空白。三是助企服務精準發力。 長堎街道竭力當好企業“服務員”,將惠企政策“送上門”,把政策紅利“引進門”,為企業解困“找對門”。建立企業網格服務微信群42個,及時發布相關惠企政策,解答企業政策咨詢。持續開展“周末親清行”活動,累計走訪企業及商戶1571家,面對面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以“信”變“現”,為企業申請流動資金貸款,為34家個體工商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865萬元,推薦財園信貸通企業16家,貸款金額6844萬。
(二)下足繡花功夫,城市生活品質煥新
一是城市顏值愈發靚麗。細化老舊小區道路、水電、停車、無障礙等各類配套服務設施改造,實現老舊小區的“逆生長”,前期累計開工改造12個小區,11.2萬㎡,惠及居民1333余戶。新增改造17個小區,57.2萬㎡,惠及居民4687戶;疏通城區“地下動脈”,大力推進轄區14條道路、321個排水單元的雨污分流改造,紅谷新苑等小區一改過去“逢雨必澇”的現象;緊盯重點點位,在北郊片區開展“明牌、增亮、暢路、護安”行動。為北郊片區老舊居民樓統一安裝夜光門牌標識1216套。按照“發現一處,點亮一處”的原則,增設了照明路燈170余盞、樓道燈100余盞。二是城市道路更加暢通。 全力打通新坊路接興國路“斷頭路”,建設路段長約25米斷頭路,寬約8-10米,進一步有效形成道路微循環,緩解交通壓力,切實方便群眾出行。三是城市管理更精細化。自主研發上線長堎街道居民與房產信息APP,建立基礎數據庫動態核實人員及房屋信息,構建居民基礎數據庫體系。聯合城管等部門常態化開展流動攤點、出店經營、占道經營、亂停亂放等市容秩序整治,目前累計,非機動車亂停亂放整治15473處,垃圾廣告清理16588處,綠化帶垃圾、雜物清理2812處。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建設四分類投放亭347個,建立了完整體系的在線監管平臺。四是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持續唱響“好新建?美生活品牌”主旋律,組建各類別237支志愿服務隊,開展3000余場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一社一品牌”常態化開展特色志愿服務項目40余項,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樣板。打造“快板爺爺”、“故事爺爺”等基層理論宣講品牌。主動挖掘轄區內“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各類典型人物,2024年共獲評“新建好人”4人,二季度“南昌好人”1人,第三季度“江西好人”1人,用榜樣的力量引導群眾向善。
(三)服務暖心惠民,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一是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圍繞“線上+線下+幫代辦”,構建“線上有通道、線下有窗口、自助有終端”的立體化政務服務矩陣,線上線下辦件10102件,完成幫代辦事項2447件。設置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綜合窗口4個,梳理覆蓋不動產、社保、醫保、計生、民政部門的高頻事項,讓企業群眾實現“一事跑多窗”到“一窗辦多事”的跨越。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敏感詞,請謹慎使用。保障力度,累計發放低保金754萬余元,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金52萬余元,125號文件困難殘疾人補貼資金52萬余元,高齡補貼183萬余元,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補助42萬余元。臨時救助共196人,發放救助金 22萬余元。為136名就業困難人員申報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新增小額創業擔保貸款35筆,共計金額895萬元。三是惠民實事更加貼近民心。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化運營、公益屬性、綜合監管”,做好老年助餐這一民生工程,累計建成并運營8家幸福食堂,輻射周邊社區老年人2000余人,且均面對社會人士開放,擴大助餐服務的普惠面,實現“叫好又叫座”。建設10家“5+2”就業之家網點,走訪聯動轄區內企業單位216家,摸排崗位需求,解決企業用工缺口。開展就業技能援助培訓8期,培訓300余人次,助其就業創收,成功推薦169人上崗就業。
(四)主動擔當作為,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是深化網格化管理。以網格管理“訪民情”,黨建、綜治等治理網格多網合一,將38個社區科學劃分為182個網格,分派373名社區工作者到各網格中擔任專職網格員,組建1483人的“洪城紅管家”隊伍,扎實開展網格日常工作,全面摸排戶況信息,積極開展政策法規宣傳、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糾紛調解等。今年以來,街道轄內各村(場)、社區共采集上報各類矛盾糾紛363起,其中361起在萌芽狀態得到有效化解,化解率達到了99.44%。二是加強信訪事項化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每月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并落實領導包案、限時辦結、跟蹤問效工作機制,落實對轄區17名信訪重點人員、6名滯留境外涉詐重點人員, “一人一專班”,實行 “專班管控”。截至目前,共簽訂3份停訪息訪協議書,受理信訪案件54起,辦理12345市長熱線轉辦件2843件。三是筑牢安全穩定防線。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層層抓好落實。開展“拆牌、破網、清通道”專項整治行動,破網1310個,7377.9㎡,清通道1636個,切實做到應拆盡拆。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已排查生產經營單位6074家,其中九小場所5788家,發現隱患3572個,整改率100%。入戶排查宣傳燃氣安全3萬余戶,為700余戶更換熱水器或加裝煙管;全力推進燃氣兩件套安裝工作,累計安裝燃氣自閉閥13610戶,波紋管1295戶。整治電動車違規充電3000余次,違規占用堵塞通道4200余次,新增電動車充電樁85個,安裝電動車阻入裝置383處。
(五)堅持推深做實,黨的建設更加強勁
一是黨紀學習教育抓實抓細。街道黨工委科學制定了黨紀學習教育計劃,發揮街道黨校主陣地作用,黨員學習培訓全覆蓋。通過開展講紀律黨課、集中學習、警示教育、談心談話、承諾踐諾、結對共學等活動,努力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真正做到了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二是“種子工程”生根發芽。打響“青桔薈”青年人才黨支部工作品牌,制作“青桔薈”好書分享系列主題視頻,在網絡發布。做好黨員干部評優評先,選樹2名“新時代贛鄱先鋒”。深化機關支部黨員“三聯三亮三服務”,開展“零距離聽民情”“議事會集民智”“紅服務暖民心”三位一體行動。從選種、育種再到播種,開出黨建引領“向陽花”。三是創新引領基層治理。在尚古壟巷積極探索試點打造“長堎80中心社區聯合黨委”,覆蓋周邊8個社區黨委,與轄區35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打破社區間壁壘和單打獨斗的模式,通過強化黨建引領融合發展理念,推動形成“資源聯享、治理聯動、服務聯做、人才聯育”新工作格局,實現社區治理新突破。四是以嚴促實狠抓作風。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關鍵環節,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切實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抓機關、社區(村、場)作風轉變,進一步嚴肅工作紀律。積極配合、全力支持區委巡察工作,確保巡察取得實效。截至目前,我們主動發掘違紀問題線索,共立案13起,警示、提醒談話12人次,函詢談話8人次,通報15起18人次。
二、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發展存在瓶頸。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投資信心不足,熱情不高,招商工作開展難度大,優質大型項目進駐少,固投、稅收沒有得到大幅度提升。招商引資工作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目前在談的意向項目信息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少。
(二)基層治理壓力大。長堎街道作為新建中心城區,體量大,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安全隱患繁多冗雜。轄區有很多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住宅樓多建于在上世紀90年代前,雖經老舊小區改造,但后續管理和維護的成本高。封閉式小區居民與物業之間的矛盾糾紛多,業委會成立時間較短,目前作用不明顯,調解難度大。
(三)文明創建仍有“短板”。城市基礎設施還相對薄弱,
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學校周邊、老舊小區等公共區域環境復雜,衛生死角較多,整治有難度。市民參與創文意識不強,部分市民公共衛生意識、文明意識較為淡薄。部分區域權屬劃分模糊,涉及單位部門多,管理起來較為困難。有跨部門、交叉性、綜合性的問題時,行業部門與街道屬地協作配合不夠。
三、2025年工作謀劃
2025年,長堎街道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基層黨建為主線,繼續抓好基層黨建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繼續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以民生工程為基礎,繼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發展。
(一)聚焦基層治理,著力提升全域黨建水平。以黨建引領為切入點,以提升治理成效為落腳點,用黨建“一顆子”激活治理“全盤棋”。一是建強基層治理“紅色堡壘”。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持續實施基層黨建“種子工程”,用好街道黨校,打響“青桔薈”品牌,深入挖掘社區黨建資源,持續發力為黨建品牌建設賦能,推動基層黨建均衡發展、全域提升。二是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長堎路徑”。以80中心社區為抓手,由點帶面,推動各社區“大黨委”建設,落實“大黨委”聯席會議等各項工作機制,著力推動黨建創新機制與城市治理現代化深度融合。
(二)聚焦全民招商,著力激發經濟活力。一是抓產業招商。持續“走出去”“引進來”,主動出擊、掛圖作戰,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依托建成樓宇,圍繞總部經濟、金融服務等重點業態開展招商,努力提升高技術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占比,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推進“國際藝體博覽城”文旅項目,擬建設鋼琴主題酒店、藝體城、文體賽事基地等,擦亮城市文化名片。規劃建設長堎夜市一條街,招引特色餐飲、文化休閑等業態的知名品牌商,用“煙火氣”點亮“夜經濟”。二是抓精準服務。筑巢引鳳,堅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開展“周末親清行”,主動靠前服務,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為企紓困行動,切實解決企業困難問題。
(三)聚焦功能品質,著力打造宜居長堎。持續深化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四精”理念,通過拓空間、強功能、提品位,有效推動城區形象和品質雙提升。配合做好2025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將街巷功能改造提升作為重點,深入挖掘老街巷的特色和文化,做靚“面子” 做實“里子” 。持續加大環境整治力度,持續改善街區風貌,不斷刷新長堎“顏值”。
(四)聚焦提檔升級,著力增進民生福祉。統籌做好就業創業、社會救助、養老服務、衛生健康、住房保障、人民武裝、退役軍人服務等工作。聚焦轄區低保、困難殘疾人、孤兒、困境兒童、特困供養、重大病患者等群體,推進各項救助政策,筑牢民生保障底線。推進長堎村嵌入式養老院建設,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多樣化養老服務。
(五)聚焦風險防范,著力維護社會穩定。聚焦矛盾糾紛化解、信訪案件處理、法治宣傳教育等重點領域,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依托網格化,持續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抓好矛盾糾紛化解。扎實開展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檢查,平安建設、反電詐宣傳等工作融入日常。健全完善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切實抓好應急管理工作。不斷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保障物資儲備。
新建區人民政府長堎街道辦事處
2025年1月22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