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及上級要求,我局共梳理2022年主要工作安排6大項,其中:涉及省、市高質量考核4大項,上級工作要求2大項。根據梳理的主要工作,我們將6大項工作安排清單化,制定工作措施,并嚴格落實到責任人員,具體項目如下:
一、涉及省、市高質量考核項目4大項:
1.參保率達到常住人口數的95%:我們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制定50萬份宣傳(冊)頁發放到各個鄉鎮、區內定點醫院、定點藥店等,并通過電視、微信、醫保經辦機構等3大主要平臺大力宣傳參保政策。二是積極配合推進,提升居民參保率。實現參保率達到95%的目標任務。強化對我區醫保工作的政策業務指導,增強工作針對性,提升整體水平,做到兩手抓,兩手硬。三是做好2000家單位和職工征繳工作,對醫保征繳不到位的單位進行催繳、督促,對所有單位和職工等個人的醫保信息進行登記管理。
2.加強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強化定點醫院協議管理,落實醫保政策待遇保障:一是嚴格執行醫保基金管理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基金審核、復核制度,加強醫保基金賬戶監管。二是強化醫保基金合理使用機制,出臺1個基金監督管理運行的具體辦法。三是健全與相關部門的對賬機制,提高基金運行情況分析和風險預警管理。四是嚴格打擊欺詐騙保行為,每月組織動態委托第三方對區域內31家定點醫療機構、98家定點零售藥店和238家村衛生室的醫保基金監管。五是加強定點醫院協議管理,避免過度醫療,保障基金安全。六是增加1個專門窗口,雙向服務。優化調整“跨省異地就要業務經辦窗口”,由專人負責辦理該項業務。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推行“不用跑”政務服務,開辟電話、微信、QQ等多方式接受遠程備案申請,切實打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高速通道。七是每月對外地有疑問的住院發票進行電話審核;及時將國家新增的藥品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八是進一步鞏固完善2家區內醫院的跨省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
3.基層醫保服務能力建設工作:一是做好經辦大廳醫療保險政策的宣傳、咨詢和服務工作;開展50余萬參保人員異地轉診備案工作,在受理報銷單據的20個工作日內完成零星報銷、門慢病申報等審核結算工作。二是落實門慢病、雙通道藥品信息維護工作。三是做好城鄉居民醫保、困難企業職工、靈活就業職工信息維護和修改工作。四是指導鄉鎮醫保經辦部門開展業務經辦。統籌大病保險承保機構聯合辦公工作。落實醫保信息化管理有關制度,保管重要數據備份的存儲介質。五是繼續為23位離退休干部實施上門醫保服務。六是完成41家定點醫療機構貫標和目錄比對,分配落實醫保信息化經辦權限60個。七是進一步完善醫保經辦大廳8個職能窗口建設,設立老年人服務窗口1個、醫保引導服務臺1個,提升2個醫保服務終端機的服務能力。
4.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落實參保政策。按照區鄉村振興部門提供的人員數據,按規定落實參保政策,增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功能。二是加強醫保監測。每季度進行一次住院費用5萬元以上的醫保情況監測,并和其他職能部門溝通共享信息。三是保障脫貧人員醫保待遇。要落實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道保障線,加大醫療救助的兜底力度。
二、涉及政府和上級工作要求項目2大項:
1.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帶量采購中選結果:一是認真學習貫徹上級有關文件,安排專班負責,并加大宣傳力度。
二是做好公立醫院藥品帶量采購監督實施,指導各定點醫療機構做好醫保支付、結算和總額預算管理等工作。
2.加強內控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內控管理制度2個,分別按區醫療保障局和區醫療保障服務中心擬定,明確風險管理、識別、分析、評價、文件歸檔、監督檢查等流程的內容和目的。二是緊扣工作流程、辦事程序,對醫療保障局2個股室和醫保中心10個股室壓實責任,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點,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三是對醫保經辦機構加強內控指導,每月常態性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2022年2月15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