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上級農業農村部門的精心指導及新建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正確領導下,新建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股完成以下工作,匯報如下:
一、工作進展及成效
1、實施《新建區2022年基層農技推廣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大部分工作。
具體完成發布并推廣了29個種養殖主導品種及21項主推技術;建設培育4個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187戶農業科技示范主體,并對示范戶開展線上區級培訓;完成蔬菜協同推廣-大球蓋菇菌種制作及種植技術推廣;招聘13名特聘農技員(動物防疫員)并完成相關防疫工作任務;安排14名農技員參加省級組織的能力提升培訓;區農業農村局對全區鄉鎮52名農技員進行為期5天的培訓,全區農技員得到綜合能力素質提高。
2、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完成100名高素質農民培民的全程培訓;完成“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專升本50人報名審核工作,高中升大專學歷的100人報名,區農業農村局初審通過62人。
3、開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
完成2022年市級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16家實施主體項目實施監督、指導等工作。全區完成秸稈離田收儲3500噸、收儲中心倉庫建設3000平方米、秸稈粉碎還田示范建設5000畝、秸稈利用新模式試驗示范建設--果園異地覆蓋400畝,種植大球蓋菇40畝。開展調查摸底計劃參與2023年市級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的實施主體。
4、完成新建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污染防治委員會交辦的相關工作。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企業污染防治措施整改銷號,河湖水污染治理等工作。
5、開展“作示范、勇爭先、保供給、樹樣板”農業大講堂下基層宣講活動。新建區農業農村局會同省市專家組共38名農業技術專家深入15個農業鄉鎮開展政策、技術宣講服務活動。新建區宣講活動已實地開展13場次現場聽取宣講的基層干部群眾430人次,入戶宣講 31戶,開展現場示范活動12次,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問題 49個,開展調研13次。
6、積極落實“洪城農才計劃”。
指導全區洪城農才計劃項目實施完成,并經第三方評審相關項目完成資料,完成2022年6名洪城農才項目評審驗收工作。
7、開展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本次農業外來入侵物質普查工作在五月份先后成立了新建區農業農村局專家組和質控組,進行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聘請第三方技術單位(江西省物探化大隊)組建技術工作組從8月開始進行實地踏查。
新建區完成共149個踏查點,其中植物61個,病蟲害39個,水生動物49個。入侵植物:共調查植物踏查點61個,涉及6條踏查路線15個鄉鎮,共發現外來入侵植物42種。入侵病蟲害:本次共調查病蟲害踏查點39個,入侵水生動物:本次共調查水生動物踏查點49個,涉及5條踏查路線12個鄉鎮,其中在1個點發現外來入侵水生動物,為福壽螺。水生動物標本1類共5個。
8、開展農業轉基因執法監管工作,先后6次深入南昌雙胞胎飼料公司、南昌加大飼料公司現場檢查督導。督導其規范運輸、加工、銷毀活性轉基因玉米原料及存放成品。
9、做好農業信息采集報送工作。2022年完成報送各類農業信息300多篇,轉載發表200多篇。做到了及時采集和及時報送,較好地反映了我局在全區“三農”工作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10、通過12316短信平臺,完成發布7000多條、人次農業技術、防災減災等信息。及時發布推廣農業科技信息及農業減災防災信息。
二、問題
1、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人員招生難。正真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很難抽出連續幾天的空閑時間參與培訓,其參與培訓積極性不高。
2、工作經費不足。尤其是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及其鏟除工作經費不足導致工作難以推進。
3、科室工作量多而雜,專業人員不足導致工作落實不精不及時。
三、2023年工作打算
1、開展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人員培訓、定向培育、項目實施等。
2、開展實施好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及一村一名大學生招生報名審核等工作。
3、緊密跟蹤督導全區推進的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的實施;及時做好“洪城農才計劃”項目申報、審核及實施督導工作。
4、開展農業大講堂下基層宣講活動,搞好我區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宣傳等工作,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5、做好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及農業農村局農業污染防治委員會相關工作。
6、認真做好農業信息采集報送及12316平臺信息發布工作。積極主動與各股室搞好協調,及時采集報送有關信息,做到及時有效地反映我局在各項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反映我區農業農村工作的新亮點、新成績。
新建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股
2023年2月2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