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建區農業農村局將繼續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著力農業產業發展、農業農村改革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狠抓落實,為實現全區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目標努力奮斗。
一、明確八大目標
1.維持糧食生產總體穩定,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60萬噸以上,保住“全國糧食大縣”的帽子。
2.擴大果蔬生產,力爭新增果蔬生產基地1000畝。
3.進一步擴大特種水產養殖比例,優化水產品結構。
4.千方百計推動生豬復產增養,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5.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銷售收入年度增長率達9%以上。
6.繼續推進一般新農村點、精品村、集鎮提升、美麗示范線建設,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7.強力推進“廁所革命”,力爭實現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旱廁清零的目標。
8.建立健全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五有”村莊長效管護機制。
二、抓好七項工作
1.穩定糧食生產。按照“穩定面積、增加單產、穩定總產”的總要求,引導農民保持糧食生產面積的相對穩定,通過強化技術服務、科學防治病蟲害等提高糧食單產,從而實現糧食總產的相對穩定,確保實現2020年糧食總產不低于60萬噸的目標
2.擴大果蔬生產。通過幫助果蔬菜企業申報南昌市四大特色產業發展項目,組織果業基地實施好省九大產業(果業)項目,引導更多的農戶和企業發展蔬菜、水果生產,力爭2020年蔬菜播種面積突破10萬畝,新增果業基地1000畝的目標。
3.恢復生豬生產。通過落實各級扶持政策,幫助養殖戶恢復生產;通過開展“大清洗大消毒”、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和建設洗消中心,為生豬復產創造有利生物環境;通過落實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帶動環保設施建設,減少生豬養殖對環境的影響,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到2020年年底生豬存欄35.18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87萬頭),全年出欄生豬47.77萬頭任務。
4.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加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完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銷售收入9%年度增長率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數量等上級各項考核指標。
5.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積極爭取上級農產品加工項目,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工作,重點推進蜂蜜、油茶、大米、藠頭、水產品、蔬菜等農產品加工項目建設,著重謀劃白蓮、葡萄、蘆筍等深加工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區農產品深加工水平。
6.優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以溪霞現代農業園區、怪石嶺風景區為引領,以全區豐富的旅游資源為依托,以扶持培育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為切入點,積極開展休閑農業精品園區、美麗休閑鄉村、休閑農業精品線路、星級農家樂評定、休閑農業示范點等休閑農業品牌創建工作,大力推進生態旅游農業、觀光農業,形成一批農業與旅游、文化、農家樂、民宿等產業融合典型,實現全區“美麗經濟”提速發展。
7.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搶抓冬季有利天氣,力爭在2020年3月份完成2019年度4.699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落實好項目建后管理,開展好2017-2019年建成高標準農田“回頭看”工作。
三、開展四項提升
1.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形象。重點抓好村容村貌提升、廁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重點難點工作。2020年,計劃新建改建公廁426座、戶廁13842座,完成全區257個行政村“三拆三清”工作。
2.提升新農村建設亮點。2020年,建設300個左右的一般新農村點,推進2個集鎮提升、3個精品村、3個新戶型推廣村和1條美麗示范線的建設,打造出一批亮點村鎮。
3.提升田園綜合體建設。整合市區兩級扶持資金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共4000余萬元,遵循規劃設計完善規劃核心區基礎設施、產業提升和服務創新,全面啟動投資400萬元的頤荷園蓮蝦市級現代鄉村特色產業園建設,推進鄱湖明珠市級示范田園綜合體創建。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培育溪霞鎮農業企業做大做強,全力支持溪霞區域市級田園綜合體的創建。
4.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大力推廣制約全區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的水稻機插秧,提升全區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大力推廣反旋滅茬旋耕機、強力推廣聯合收割機加裝粉碎裝置,提升作物秸稈還田比例;大力推廣保護性農業機械,減少農業機械化操作對耕地質量的影響,保護和提升耕地生產力。
四、落實三項改革
1.全面完成產權制度改革。在2019年完成半數以上村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剩余村的改革工作,依照法定程序嚴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確保2020年10月前高標準完成改革任務。
2.嚴格落實禁捕退捕政策。在全面完成退捕漁民建檔立卡基本信息普查采集的基礎上,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做好禁漁通告發布、注銷捕撈證和船網工具回收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漁民退捕保障工作。
3.妥善完成糧所征遷工作。按政府批復的征遷方案,依法依規依政策,公平公正公開全面完成望城糧管所和長堎糧管所近2萬平方米的征遷任務,切實保障烏沙河改造和望城集鎮建設工程的順利推進。
五、加強兩項保障
1.依規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按上級規定及時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和水稻保險工作,適時啟動托市收購,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及時辦理農機購置補貼,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機械,注重提高機械化種植率,不斷提升我區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
2.強化農業行政監管執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市監管巡查,進一步強化執法力度,以實現農產品質量總體安全;強化農機安全監管執法,保護農業生產安全運行;強化漁業資源執法,促進漁業資源的恢復,實現資源持續利用;強化糧食執法工作,維護糧食市場穩定。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