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字〔2024〕7號
局屬各單位,局機關各有關科室: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切實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局制定了《新建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4-2026年)》,請你們認真貫徹執行。
2024年3月23日
新建區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
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深刻吸取南昌縣“1·8”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和新余市渝水區“1·24”特別重大火災事故教訓,進一步夯實交通運輸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基礎,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根據《南昌市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4-2026年)》《南昌市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要求,結合我區交通運輸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三年治本攻堅,全區交通運輸行業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堅守安全紅線底線的意識更加強烈,消減重大安全風險、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2024年底前基本消除2023年及以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存量,2025年底前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隱患增量,2026年底前形成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的常態化機制;強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深入推動實施針對重大風險隱患的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全區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減少一般生產安全事故,避免較大生產安全事故,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
1.局屬各單位要有計劃、分步驟推動各領域基本實現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全覆蓋,并同步請有關安全監管人員跟班參加培訓;2024年重點開展道路危險貨物運輸、道路客運、危險貨物和客運港口等企業主要負責人集中培訓,2025年重點開展水路客運等企業主要負責人集中培訓。(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二)實施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
2.總結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經驗做法,及時收集匯編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或重點檢查事項。結合行業領域實際情況,持續宣傳解讀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規范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質量。(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3.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2024年底前完善數據庫運行管理機制,實現企業自查上報、督導檢查發現、群眾舉報查實等各渠道排查的重大事故隱患全量匯總,推動重大事故隱患信息共享集中。及時將重大事故隱患信息通知到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實行清單制管理并動態更新整改落實情況,推動照單逐條整改銷號。(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4.嚴把車輛進入運輸市場關,加強實車配置核查和信息比對,嚴禁為不符合標準的車輛辦理道路運輸證。嚴把水路運輸市場準入關,通過年度核查、市場檢查等方式加強經營資質動態管理,維護市場秩序。嚴格城市軌道交通新建線路運營安全評估。嚴格工程建設項目設計審批,加強工程地質勘察深度,科學選線選址,合理避讓地質災害等危險區域,水運工程項目符合航道通航條件要求。鞏固發揮船舶碰撞橋梁隱患治理長效機制作用。(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行政審批股)
5.健全完善企業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督促指導企業主要負責人每季度帶隊對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情況至少開展1次檢查(事故多發、高危領域每月至少1次),突出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著力減少存量、遏制增量,完善落實覆蓋企業每一名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對于未開展排查或查出重大事故隱患后拒不整改等,參照事故調查處理,查清問題并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完善行業領域專家、企業退休技安人員以及專業技術服務機構參與排查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加大支撐保障力度,提高排查整治專業性。(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
6.強化水上交通領域安全治理。組織開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專項行動,加強運輸船舶違法違規信息跨區域跨部門通報。全面運行檢驗超期和異常船舶信息通報機制,在省交通運輸廳統籌下加強重點水域區域性合作。加強船載危險貨物安全監管,嚴格危險貨物審批管理和現場監督檢查,保持對危險貨物謊報瞞報嚴厲查處的高壓態勢。加強注銷未登記船舶治理,規范分類處置措施,嚴防船舶注銷后失管失控,配合農業農村部門加大涉漁“三無”船舶整治力度。(責任單位:區水路運輸服務中心、港航漁政股、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7.強化道路運輸和城市客運領域安全治理。督促指導道路客運接駁運輸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接駁組織方案,規范開展接駁運輸。按照《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管理辦法》要求,加強與公安、應急等部門溝通協作,強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托運、承運、裝卸、車輛運行等全鏈條安全監管。督促指導企業落實車輛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檢驗檢測制度,嚴防車輛‘帶病’運行。依法嚴查客車非法營運、省內客車超越許可運營、省際包車未持有效包車牌運行或未按備案路線運行、線路兩端均不在車籍地運行、脫離動態監控等,以及非法從事網約車經營等行為。督促道路貨物運輸企業落實動態監控主體責任,加強對所屬車輛和駕駛人的動態監控和管理。加強與公安交管部門協作配合,加強對本地疲勞駕駛違法行為多發、違法車輛占比高的本地企業源頭監管力度。嚴格旅游包車審批管理,督促車輛所屬企業及時排查治理旅游客運安全隱患。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運營的安全監管,健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保護區協同管理機制,指導運營單位加強保護區巡查。(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8.強化公路運行領域安全治理。堅持和優化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并大力推進普通公路違法超限非現場執法,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貨車違法超限治理。加強大件運輸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強化大件運輸通行監管智能化,進一步提高未經許可擅自上路行駛、車證不符、不按許可路線行駛等違法行為的發現查處能力。及時封閉尚未實施改造整治的技術狀況評定為5類的公路橋梁和隧道。(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9.強化港口營運領域安全治理。指導各級港口管理部門督促港口企業健全并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直裝直取、限時限量堆存等要求;嚴格按照標準規范要求開展船岸安全檢查、裝卸車安全檢查,實施危險貨物港口裝卸作業全過程監控;按規定開展風險源辨識,并制定管控措施;落實港口旅客實名制;將勞務派遣、靈活用工人員納入港口企業從業人員統一管理,強化教育培訓、考核及崗位責任制,嚴格持證上崗和規范作業。2024年底前完成動火等特殊作業違規行為整治“回頭看”。(責任單位:區水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10.強化工程建設領域安全治理。加大工程轉包、違法分包查處力度。指導參建單位完善項目安全管理體系,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深化平安工地建設,積極開展平安工程冠名,加強施工現場危大工程安全管理,推行施工區域網格化安全管理,壓緊壓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橋梁高處作業安全管控,強化復雜地質條件下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加強項目施工駐地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防范,強化臨災預警叫應,不斷提升安全應急標準化水平。(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三)加強安全科技支撐和工程治理
11.推動實現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電子運單全覆蓋,深化北斗定位技術在重點營運車輛動態監控中應用,推進在車輛上安裝智能視頻監控報警裝置。推進道路運輸車輛主動安全裝置安裝使用,加大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等主動安全技術在重型營運貨車上的推廣應用,鼓勵營運車輛安裝輔助自動駕駛技術裝備。(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12.及時更新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及淘汰落后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會同公安等部門推動安全技術狀況不達標的營運車輛退出運輸市場。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效,推動健全常壓液體危險貨物罐車治理長效機制。按省交通運輸廳統一工作部署,穩步推進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集裝箱半掛車等超限運輸車輛治理,推動提升貨運裝備本質安全水平。(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13.推進公路危舊橋梁(危隧)改造、長大橋梁隧道結構健康監測系統建設等專項工程實施,推進公路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行動。深入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防災減災能力。(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交通綜合執法大隊)
(四)提高從業人員安全素質能力
14. 落實交通運輸部對各領域企業各類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頻次、內容、范圍、時間等最新規定要求,健全教育培訓效果督導檢查機制,強化教育培訓動態管理。明確有關從業人員的安全準入機制以及不符合安全條件要求的退出機制,提升從業人員整體能力水平。嚴格事故多發、高危領域等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以及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將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有關要求作為培訓考核重要內容。嚴格落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嚴格電氣焊作業等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嚴格遵守消防安全、生產安全等操作規程。結合新修訂的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培訓大綱和考試大綱、道路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考核管理辦法等開展有關考核工作。指導開展工程建設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考核。(牽頭科室: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15.強化重要崗位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知識競賽和技能比武,提升職業道德水平,加強安全行為自律。高度關注“兩客一危”、城市公共汽電車和客船等領域駕駛員的身體、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加強對外包外租等關聯單位安全生產指導、監督,將接受其作業指令的勞動派遣、靈活用工等人員納入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嚴格安全培訓和管理,切實提升有關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和能力。(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
16.聚焦從業人員和交通參與者疏散逃生避險意識能力提升,推動企業每年至少組織從業人員開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練(事故多發、高危領域每半年至少一次),強化交通參與者行前安全培訓,讓從業人員和交通參與者熟知逃生通道、安全出口及應急處置要求,掌握自救互救能力。加強“兩客一危”駕駛員防御性駕駛培訓,推動提升在突發情形下的應急處置操作能力。危險貨物港口企業重點針對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貨物泄漏、爆炸、火災、中毒等情形加強應急演練。(責任單位:區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區水路運輸服務中心)
(五)加強企業安全管理體系建設
17.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推進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指導企業從規章制度、責任體系、基礎保障、教育培訓、雙重預防機制、應急救援、安全文化等方面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加強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情況自查,按要求定期對制度適用性、有效性及執行情況進行評估,推廣先進經驗。(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18.根據《江西省交通運輸廳關于推動行業生產經營單位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引導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辨識安全風險、科學評估風險等級,完善“一圖一牌五清單”等公告公示機制。針對安全風險特點,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分級、分層、分類、分專業管控風險。(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19.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根據《道路運輸企業落實一線從業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實施細則》等四項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從主要負責人到一線崗位員工覆蓋所有管理和操作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完善班組安全管理制度,強化班組織建設和能力建設,落實現場安全確認制度;建立班組安全聯鎖機制,班組成員互為安全監督員,互相糾正違規違章行為,對存在的安全風險失控、重大事故隱患、“三違”現象及危險作業及時叫停;建立內部安全生產監督考核機制,推動各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位;督促一線從業人員嚴格履行自身安全生產職責,嚴格遵守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了解事故應急處理措施等,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六)開展安全生產精準執法和幫扶
20.綜合運用“四不兩直”、明查暗訪、“互聯網+監管”等方式,加大掛牌督辦、警示約談、通報曝光等力度,聚焦重大風險隱患,深入推進精準執法,嚴厲開展“打非治違”。加大“互聯網+監管”推廣應用力度,充分利用電子設備監控等科技手段,及時發現各種非法違法行為,增強打擊實效性。嚴厲打擊無證、證照不全或證照過期、超許可范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上崗、不按規定動火作業等非法違法行為,對情節惡劣、屢禁不止、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典型非法違法行為重拳出擊,依法嚴懲,通過嚴厲查處一批安全生產嚴重非法違法行為,形成強大威懾。加大對無需審批備案但具有較大安全風險的生產經營活動現場執法檢查力度,完善“雙隨機”檢查抽查工作機制。組織對事故多發、高危領域企業分級開展安全執法指導幫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法規制度為重點內容,強化監管人員能力培訓。完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輔助開展監督檢查的工作機制,切實提升基層安全監管能力。(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21.對道路運輸、水上交通和工程建設等領域典型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組織第三方等專業技術力量,開展事故深度分析,深挖細剖事故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查找監管部門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分析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要求進行跟蹤督辦,認真評估整改,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強化防范措施落實,并把事故教訓警示到企業和基層一線,做到以事故教訓和追責問責促進行業安全管理提升。(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七)提升全民交通運輸安全素質
22.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強安全生產公益宣傳、案例警示教育,強化相關法律法規、安全應急知識普及。鼓勵各地開展安全生產體驗館和警示教育、實訓教育、科普基地建設。持續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宣傳咨詢日、水上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動,推動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配合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統籌用好“兩站兩員”、農村公路護路員、鄉村農機安全監理員和協管員等力量,加強農村交通安全宣傳提示。(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法規股)
(八)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23.按照“省市協同、平時服務、災時應急”的原則,完善市、縣(區)兩級應急運輸儲備體系,分級分類建立全市應急運輸儲備力量,制定涵蓋企業、運輸工具等內容的應急運輸儲備臺賬。各級公路應急運力依托當地規模化的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擇優建立,滿足雨雪冰凍災害、公路塌方等公路交通突發事件對應急裝備物資的需求。水路應急運力依托轄區大型港航企業船隊建立,強化重要通道及樞紐的應急通訊、物資儲備、防汛救災等配套設施與功能。健全社會應急運輸力量動員機制,完善應急運輸補償機制,形成分級應對、梯次補充、協同聯動的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格局。(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24.加強水上搜救、交通工程建設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安全與應急領域專家隊伍建設,加強志愿者隊伍建設,構建以專業隊伍為骨干、其他救援隊伍共同參與的應急救援體系。加強應急管理培訓和應急演練,完善落實應急管理隊伍的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定期組織培訓和開展崗位練兵,夯實基本功。按照相關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提高預案的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救援人員的安全意識、實操技能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九)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
25.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全面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和《南昌市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暫行規定》,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約談、掛牌督辦等工作制度,將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責任分工和工作目標納入領導干部安全生產年度工作任務清單,并按程序報上級安委會辦公室備案,壓實黨政領導責任。持續深化推進基層安全生產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加強信息系統推廣應用,推動網格化管理走深走實、落地生根,形成長效機制。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要求,充分發揮考核、督導作用,多發警示函、建議書、督辦函,進一步理清部門職責,強化新風險新業態監管,開展安全生產精準執法和幫扶行動,推動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按照“全鏈條、全員、全過程安全管理”的要求,督促報送主體責任履職報告,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26.規范完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和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使用工作,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建立企業安全信用評價和“黑名單”制度,將企業安全生產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向社會公開。指導行業健全完善安全生產舉報渠道,充分發動從業人員和社會公眾舉報重大風險隱患,制止和懲處安全生產非法違規行為。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事故隱患報告獎勵機制,激勵從業人員積極報告身邊的事故隱患,提升從業人員愛企如家的強烈安全意識。鼓勵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參與安全生產工作以及開展經常性安全生產宣傳活動。(責任單位:局屬各單位,港航漁政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局成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全面加強治本攻堅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局屬各單位應成立領導機構和工作專班,結合實際制定細化落實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責任措施和時間進度要求,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實施。主要負責同志定期聽取情況匯報,及時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二)加強安全投入。聚焦制約安全生產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統籌規劃、落實整治資金,持續推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等治本之策。督促指導行業企業嚴格執行《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保障安全生產資金投入。
(三)加強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安全生產檢查和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將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推進情況作為檢查考核重要內容。強化調查研究,采取明查暗訪、考核評估等方式開展督導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開展過程中的問題,確保取得實在成效。
(四)加強激勵問責。用好正向激勵手段,注重總結提煉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強化正面典型引導和示范引領。強化問責問效,對工作不負責任不作為、分工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得力,逾期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嚴肅責任追究。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