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2022年冬種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居)委會、鄉屬各單位:
根據新建區農業農村局《2022年冬種工作方案》要求,為保障全鄉冬季重要農產品生產,夯實全鄉糧油生產基礎,贏得明年農業生產主動權。結合我鄉實際,制定了《金橋鄉2022年冬種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你們認真抓好落實。
南昌市新建區金橋鄉人民政府
2022年9月19日
金橋鄉2022年冬種工作實施方案
冬季是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季,關系到一年農業產業結構布局,對于穩定發展農業生產、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前謀劃冬種生產,在秋后全面落實冬種冬翻,著重擴大油菜、紫云英等綠肥作物種植和冬閑田翻耕作業,做到應種盡種、應翻盡翻,實現綠色過冬。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省、市、區有關冬種生產工作重要部署,正確認識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大意義,加快利用冬閑資源推進“油菜下田”,夯實明年農業生產基礎。調動農民冬種冬翻積極性,不斷提升冬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改善耕地地力。
二、目標任務
根據區下達冬種任務,因地制宜推進全鄉冬種生產,力爭冬種面積穩定在1.71萬畝以上,其中:油菜0.85萬畝,綠肥0.42萬畝,蔬菜0.06萬畝,蠶豌豆等其它作物 0.38萬畝,冬季翻耕作業實現冬閑田全覆蓋。在國省道、中心公路沿線及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共同富裕樣板村周邊進行重點布局,擴大油菜、綠肥種植,著力挖掘冬季農業生產潛力,全面提高種植業綜合效益。
三、重點工作
(一)毫不動搖抓好冬種冬翻。嚴格落實好耕地地力補貼、產油大縣獎勵、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通過項目扶持,大力發展油菜和紫云英種植,積極引導農戶擴種蕎麥、蠶豌豆等其他作物生產。通過市場引導、效益優先、模式示范等方式,提高農戶開展冬種冬翻的積極性,真正把冬種冬翻落實到田間地頭。
(二)扎實開展冬季油菜生產。充分發揮政策的激勵作用,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力度,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確保應種盡種、播面只增不減,保質保量完成區下達的任務目標。大力推進“油菜下田”,在一季稻區繼續推進稻油輪作模式試點,在雙季稻區開展“油稻稻”模式試驗,集中創建一批冬種高質高效示范田,穩步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推廣油菜“菜用”、“油用”“花用”、“肥用”、“飼用”、“蜜用”等多功能發展,強化與景觀帶、休閑區對接,持續推進冬季農業增效。
(三)積極推廣綠肥及其他作物種植。以多功能化應用和提升效益為切入點,按照宜肥則肥、宜菜則菜、宜油則油的原則,因地制宜推廣肥用油菜、紫云英、肥田蘿卜等專兼用綠肥種植。開好三溝,做到溝溝相通,強化田間管理,提高綠肥產量,增加農田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做到用地養地相結合,確保耕地可持續利用。結合實際發展特色蔬菜、蠶豌豆等品種的生產,增加市場供應,拓展增收渠道。
(四)全面推進冬閑田翻耕工作。要加強冬閑田調度,切實掌握面積和分布情況,明確目標任務,提前謀劃明年早稻生產統籌落實經費保障。以種糧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為重點,鼓勵支持農戶主動開展冬閑田翻耕曬垡。提前謀劃、提前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在冬種結束后接茬推進冬閑田翻耕工作。在市場供應,拓展增收渠道。在2021年冬翻的基礎上,加大冬翻推進力度,確保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大田翻耕作業,實現冬閑田翻耕作業全覆蓋,真正實現應翻盡翻。配套耕地調理措施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探索適宜本地實際的技術模式,切實改善耕作條件,減少越冬病蟲害基數。
(五)技術助力提質增效。在穩產擴面的基礎上,推進良種良法相結合、農機農藝相結合、田間課堂相結合,要把落實優質高產品種和關鍵技術措施作為冬種生產的重點,全面提高冬種生產科技含量,充分挖掘增產潛力。要有針對性地推廣適應不同區域、不同種植模式的高產高抗的優質品種。按照不同的經營規模、不同的生產條件,推廣應用整地、播種、施肥、開溝等一體化播種技術。全面推進冬種生產機械化,重點發展機械秸稈撿拾打捆、油菜免耕無人機直播,著力提高機械化水平。
(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冬季土地季節性流轉,推進冬季農業規模化經營,加快鼓勵培育油菜播面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規模以上種糧大戶種植紅花草等綠肥作物,積極改善耕地地力。充分整合社會化服務資源,鼓勵農機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企業探索建立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冬季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大力支持“企業+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扶持各種形式的產銷銜接活動,大力發展訂單生產,擴大油菜籽產業鏈條,拓寬產品銷售市場。
四、主要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分片包村指導。成立由鄉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常務副組長,蹲點領導任副組長,相關業務口及蹲點干部、村書記為成員的金橋鄉2022年冬種工作領導小組,并組織鄉農業口技術骨干分片包村進行技術指導。各村(居)委會要切實提高對新形勢下冬種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壓實糧油生產黨政同責,要相應成立冬種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部署冬種冬翻工作,明確責任,分解任務,落實田塊、層層抓實見成效。
2.明確冬種任務,狠抓工作落實。結合各村種植習慣、地理環境、耕地面積等條件,重點抓“兩菜、一草、一頭”(油菜、蔬菜、紅花草、蕎頭)冬季農業生產。鼓勵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參與冬種行動,發展規模種植積極引導冬季農業生產向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化方向發展,提高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各村要建立冬種臺賬,特別是油菜面積落實田到戶。
3.整合項目資金,重點扶持油菜生產。統籌區下達我鄉用于支持冬種資金及積極引導大戶購買開溝機械等給予補貼的政策宣傳。2022年我鄉冬種區級示范點0.16萬畝,每畝補貼100元;村級百畝示范點15個,每個補貼1萬元,剩余0.54萬畝油菜每畝補貼33元。
4.堅持示范引領,全面推動冬種。在全鄉開展冬種油菜示范面積0.31萬畝,每個村有集中連片百畝油菜示范田,充分發揮帶動引領作用,穩步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推廣油菜“菜用”、“油用”、“花用”、“肥用”、“飼用”、“蜜用”等多功能發展,強化與景觀帶、休閑區對接,持續推進冬季農業增效。各村要根據本村資源特點,分類別、分品種建立冬季農業生產示范點,摸索引導具有地方特色的秋冬農業生產模式。
5.加強預警監測,科學防災減災。密切關注冬種天氣變化,加強冬季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及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指導農民落實抗災措施,做好生產恢復工作。鼓勵支持農戶主動開展冬閑田翻耕曬垡。提前謀劃、提前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和技術指導,各村(居委會)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引導農戶接茬推進冬閑田翻耕工作,除冬種油菜、綠肥、蔬菜等作物之外,在12月底之前做到冬閑稻田應翻盡翻,切實改善耕作條件,減少越冬病蟲害基數。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