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工作,擴大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普及效果,提升消費者對食品的科學認知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引導公眾合理選擇、科學食用食品,為切實做好2024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相關工作,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加強法治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在全鄉形成各行各業齊發動、全體市民同參與的創建熱潮,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宣傳重點
(一)重點做好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的宣傳教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弘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二)重點做好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的宣傳教育,宣傳黨委政府、監管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企業和從業人員等各方面的責任義務,提高全社會食品安全法治意識、法治水平和法治素養。
(三)重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舉措及成效的宣傳教育,展現我鎮在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全方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振群眾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和滿意度,提高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能力和維權意識,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深化社會共治理念。
三、宣傳形式
(一)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各村(社區)、鎮食安辦要結合本地實際,策劃創作食品安全微視頻、公益廣告等,設計編印食品安全宣傳手冊、海報、掛圖、橫幅等,在各村主要道路、人流密集場所、居民小區、戶外電子屏、宣傳櫥窗等廣泛投放,向村(社區)居民宣講食品安全知識,提供現場咨詢服務,發放宣傳科普資料,收集意見建議,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二)宣傳進企業。鎮食安辦要組織轄區內食品安全管理員等從業人員開展1次以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培訓,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增強企業依法生產經營意識。
(三)宣傳進鄉村。各村要整合利用“村村響、戶戶通”廣播、惠民電影、流動科技站等宣傳資源,充分發揮圖書館、活動室等場所的宣教功能, 開展浸潤式的食品安全宣傳。要結合鄉村旅游、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采取入戶宣傳等方式一體推進食品安全宣傳,有針對性地提供食品安全宣傳和咨詢服務,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
(四)宣傳進學校。鎮食安辦要督促引導轄區學校在宣傳欄、校報校刊、黑板報等平臺設立食品安全專欄,全面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舉辦1次以上食品安全專題講座,增強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意識和師生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要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向學生家長發放食品安全倡議書,引導學生家長廣泛參與食品安全監管。
(五)現場宣傳。設置咨詢臺,發放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單及宣傳資料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普及食品安全及反餐飲浪費等法律法規,現場講解如何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知識,包括毒蘑菇的初步辨別方法、誤食野生毒蘑菇后的應急處理措施,并告誡廣大市民禁止采食、售賣野生蘑菇。同時,工作人員就大家較為關心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現場答疑解惑,耐心細致向市民講解如何辨別假冒偽劣、“三無”及過期變質食品,并提醒市民在選購食品時要認真查看食品標簽標識,如遇到消費糾紛或發現食品安全隱患,可及時撥打“12315”消費維權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各村(社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到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做到有組織、有部署、有行動。將每項專題活動的責任層層分解落實,推動相關工作落實落地。
(二)明確時限,保證頻次。鎮食安辦、各村(社區)要把食品安全宣傳與日常工作有機銜接,統籌安排好各專題宣傳活動(社區、企業、鄉村、學校),主動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科普知識宣傳,保證宣傳質量、頻次和聲勢。
(三)突出重點,創新形式。鎮食安辦、各村(社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載體創新運用和實踐推廣,深入企業、學校、農村、機關,面向企業職工、學生、村民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形成上下聯動、形成聲勢,營造關心安全、參與安全、呵護安全、共筑安全的濃厚氛圍。
(四)強化督導,確保實效。鎮食安辦、各村(社區)在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全面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完善。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