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府發〔2021〕7號
關于印發《南昌市新建區長堎鎮冬春季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場)、社區、鎮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做好我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于印發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省、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南昌市新建區長堎鎮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長堎鎮人民政府
2021年1月28日
南昌市新建區長堎鎮冬春季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
當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境內疫情多點散發,境內外輸入病例導致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大,為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科學精準做好我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和省、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緊緊圍繞“喇叭喊起來、干部動起來、電話打起來、衛生搞起來、百姓防起來”的工作舉措,嚴格落實“兩個盡量、兩個嚴禁、兩個一律”的工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壓緊壓實“五方”責任
(一)落實“五方”責任。春運期間返鄉人員增多,人員流動性增大,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各村(場)、社區要嚴格壓實屬地、部門、單位、社區和個人“五方”責任,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的優勢,推動實現返鄉人員主動追蹤和管理入網入格入家庭,織牢織密疫情防控基層網絡。
(二)堅持“三減少、三加強”。堅持減少人員流動、減少人員聚集、減少旅途風險,加強個人防護、加強網格化管理、加強定點診治等工作要求。堅持常態化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嚴防聚集性疫情發生。
二、強化常態化防控舉措
(三)強化疫情監測報告。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及個體診所要提高對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報告意識,落實首診負責制,及時發現發熱、干咳、咽痛、嗅覺減退等可疑人員,嚴格按流程規范進行監測和報告,發熱病人轉診到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就診。
(四)強化重點人群防控。各村(場)、社區要組織人員開展全面摸排,做好春運返鄉人員(特別是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工作和邊境地區返鄉人員)、外來人員、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等重點人群的信息登記、14天健康監測和隨訪管理工作。按照重點人群防范到位、過往人員檢查到位、一般人員管控到位的原則,實施網格化、精細化管理,做到底數清、信息通、措施明、可追溯。指導居家醫學觀察對象嚴格落實通風消毒、“一人一間”、不外出、分餐制等防控措施,督促返鄉人員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串門走動,強調出現發熱等癥狀后的自我隔離和報告。加強巡回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核實和報告。積極配合海關、公安、邊防等部門做好防范境外疫情輸入工作,嚴厲打擊非法入境人員,有效阻斷境外疫情輸入。
(五)強化重點場所防控。各村(場)、社區要以超市、集市等為重點,督促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全面規范重點場所機構管理,嚴格做好體溫檢測、定期消毒、人員限流等措施,不舉辦與經濟發展無關的文藝巡演、廟會集市、宗親祭祖等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加強聚餐管理,提倡“紅事緩辦”“白事簡辦”,減少人群聚集,原則上不進行大規模的宗族活動,對不得不辦的,50人以上的必須報屬地審批,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發動群眾群防群控,嚴厲打擊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動。宣傳引導經營者春節期間盡量關閉麻將館、棋牌室等娛樂場所,不能關閉的要加強監督管理,強化通風、消毒等措施,盡量控制人員聚集規模。
(六)強化愛國衛生運動。春節前,各村(場)、社區要深入開展一次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加大環境衛生整治,突出清理衛生死角盲區,由“清臟”向“治亂”拓展,由室內環境衛生清潔向屋內庭院、周邊環境拓展。嚴格落實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清潔、消毒和通風,把環境衛生治理措施落實到每個村居、單位和家庭,對人員集中和使用頻次高的值班崗亭、單元樓道口、電梯、小區門禁等公共場所和設施定時清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開展病媒生物防治,清除病媒生物孳生地,消除鼠、蚊、蠅、蟑“四害”危害,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降低傳染病通過媒介傳播風險。
(七)強化促進健康宣教。要充分利用小喇叭、宣傳欄、“一封信”、懸掛標語、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持續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將健康知識傳播到每個家庭和個人,使群眾充分了解健康知識,掌握防控要點,養成開窗通風、清潔消毒、佩戴口罩、勤于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少聚集不扎堆等健康生活行為方式。應盡量減少走親會友、家庭聚會、朋友聚餐、人員接觸。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提倡網上拜年、短信祝福。加強疫情防控法律知識的宣傳,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春節期間,引導居民減少出行,少聚餐,避免人群聚集活動,增強防護意識和發熱后第一時間報告、就診意識。強化流感等多病共防措施,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八)強化應急處置準備。配合上級相關部門做好應急演練工作,1月31日前組織好相關人員,配合完成至少一次以村組為單位全員核酸檢測演練工作。
三、及時規范有效處置疫情
(九)快速啟動響應。各村(場)、社區分指揮部發現疫情后要立即上報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并積極配合做好應對工作。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要迅速上報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配合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做好疫情分析、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醫療救治、環境 消殺、社區防控等工作,并做好集中隔離、定點醫療機構救治等應對工作。
(十)嚴格疫點管控。在疫情發生后,根據區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劃定的風險等級區域,將防控區域范圍精準劃至最小單元(如樓棟、病區、居民小區、自然村組等),規范設置進村(場)、社區檢疫點,果斷采取限制人員流動管理和聚集性活動封鎖等措施,落實出入人員測溫、詢問、登記、掃碼、消毒等措施,并提前做好隔離期間村民的物資供應和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十一)強化醫療救治。鎮衛生院要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及時發現并轉診可疑病例。對于疑似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者要立即上報,并由鎮衛生院立即安排轉運車轉運至區級及以上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各村(場)、社區要協助將新發現的核酸檢測陽性者,轉運到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進行規范治療。
(十二)隔離醫學觀察。密切接觸者、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一律嚴格落實集中醫學觀察14天,一般接觸者和社區管控等重點人員實施居家單人單間隔離醫學觀察。各村(場)、社區對于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通過發放告知書、懸掛公示牌、每日上門等方式,強化落實單人單間隔離、體溫監測等措施,并將體溫監測結果報送鎮衛生院。建立幫扶制度,由各村(場)、社區組建愛心服務隊,主動問詢、及時協調解決隔離人員困難。
(十三)開展核酸篩查。鎮衛生院要設置采樣門診,做好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及涉疫人員的采樣工作,及時送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區疾控中心或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鎮衛生院在6小時內將反饋結果報送至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檢測結果為陽性的,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第一時間報送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區衛生健康委。
(十四)落實環境消殺。各村(場)、社區要配合區疾控中心對公廁等易出現疫情傳播的重點公共場所進行消毒工作。配合區疾控中心,對確診和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的行動軌跡進行全鏈條、徹底消殺。
四、加強疫情防控各項保障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鎮干部分包村(場)、社區,村(場)、社區干部分包戶的網格分包體系,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制,強化冬春季、節假日等重點時段防控。健全社區(村組)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公共衛生委員會,充分發揮村(社區)干部、網格員、黨員和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組建以社區(村組)干部、村醫和派出所干警等為主,居民和志愿者參與的專兼結合的疫情防控工作隊伍,定責定崗,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十六)加強應急保障。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及各村(場)、社區分指揮部要根據防控工作安排,儲備好防控物資,對春運期間的人員流動和聚集性活動、發生疫情后的生產生活保障等做好應對準備工作。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及各村(場)、社區分指揮部要做到“五有”,即有防護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責任人、有防護物資設備、有醫護力量支持、有隔離轉運安排等措施。
(十七)加強督導檢查。鎮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要組織開展工作部署和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和整改各類隱患,補齊防控短板、堵塞工作漏洞,督促鎮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