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積極有效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全區經濟持續平穩恢復,產業勢能持續增強,韌性活力持續彰顯,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實現了“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良好開局。
一、綜 合
按照統一核算結果,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3.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增長7.6%;第二產業增加值168.86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169.29億元,增長8.8%。三次產業結構為14.0:43.0:43.0。
全年財政總收入省口徑完成67.03億元(市口徑89.74億元),增長11.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57億元,增長11.7%(同口徑增長19.7%)。從收入完成情況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增值稅8.91億元,增長17.7%;企業所得稅1.66億元,下降14.2%;城市維護建設稅1.37億元,增長53.2%;教育費附加收入0.86億元,增長49.2%。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5.75億元,下降11.1%。其中,公共安全支出3.63億元,下降8.2%;教育支出17.89億元,增長0.6%;科學技術支出7.44億元,增長1.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97億元,增長27.4%;衛生健康支出7.29億元,下降45.3%。
圖1: 2021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二、農 業
農業生產: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96.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8%。其中,農業產值40.24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1.77億元,增長2.6%;牧業產值27.66億元,增長16.6%;漁業產值20.09億元,增長7.3%;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21億元,增長14.2%。

農產品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50萬噸,油料產量2.04萬噸,肉類總產量5.2萬噸。
漁業:全年水產品總產量7.48萬噸,增長3.6%。
生產條件:全區已建成中小型水庫101座,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85.97萬千瓦,水稻機耕面積7.81萬公頃,機種面積4.22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7.8萬公頃。
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12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20家,市級89家。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2021年,全區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11.2%。全區規模以上工業28個行業大類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造紙和紙制品業等16個行業增速高于全區平均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3.1%;裝備制造業產業增加值增長3.4%。
圖3: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單位:%

工業經濟效益: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6%,下降0.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26.44億元,增長42.9%;實現利稅42.29億元,增長43.9%。
表1: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
產品名稱 |
計量單位 |
2021年 |
2020年 |
|
變壓器 |
千伏安 |
263921 |
295365 |
|
多色印刷品 |
對開色令 |
2931225 |
2378686 |
|
飼料 |
噸 |
249467 |
199724 |
|
紙制品 |
噸 |
11609 |
9486 |
|
大米 |
噸 |
116416 |
38021 |
|
燈具及照明裝置 |
套(臺、個) |
47816 |
38552 |
|
服裝 |
萬件 |
2020 |
1831 |
|
罐頭 |
噸 |
28026 |
16110 |
|
中空玻璃 |
平方米 |
406239 |
326248 |
|
電梯、自動扶梯及升降機 |
臺 |
842 |
678 |
|
汽車 |
輛 |
53323 |
46846 |
|
紗 |
噸 |
9960 |
7687 |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822656 |
1147579 |
說明:以上數據為快報數據。
建筑業:2021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產值241.33億元,增長17.1%。房屋施工建筑面積595.72萬平方米,增長16.8%;房屋竣工建筑面積291.83平方米,增長0.3%。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81.07萬元/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全區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0.8%。全年投資施工項目557個,其中新開工項目339個。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9%。其中,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260.63萬平方米,增長7.2%。
五、國內貿易
2021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3.37億元,增長20.9%。分銷售地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141.56億元,增長22.1%;鄉村實現零售額31.81億元,增長15.6%。
2021年,全區實現批發業銷售額220.0億元,增長37.4%;零售業銷售額110.33億元,增長23.8%;住宿業營業額1.81億元,增長28.5%;餐飲業營業額15.51億元,增長25.9%。
圖4: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六、對外經濟
2021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41290萬美元,增長8.2%;實際利用內資175.68億元,增長7.1%。
七、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2021年,全區公路總里程2330.45千米。其中,境內高速公路118.35千米。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79.18億噸千米;完成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16.65億噸千米。
郵電通信業:2021年,發送郵政函件8.48萬件;發送郵政包裹1.68萬件;訂閱郵政雜志25.84萬份。全區固定電話用戶5.44萬戶,手機用戶77.66萬戶,互聯網寬帶用戶25.98萬戶。
八、金融業
銀行:2021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23.69億元,比年初增加18.01億元,增長3.0%。其中,住戶存款355.78億元,較年初增加40.88億元,增長13.0%;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44.26億元,比年初增加60.69億元,增長10.4%。其中,短期貸款186.19億元,占全部貸款的28.9%;中長期貸款441.42億元,占全部貸款的68.5%。
農村商業銀行:2021年末,全區農村商業銀行共有37家支行,各項貸款余額120.56億元,比年初增加2.46億元,增長2.0%。
九、文化和科技
文化事業:全區現有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16個,鄉鎮廣播站16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鄉鎮民間劇團19個,組織文藝活動80次,舉辦各種展覽21次。
科學技術: 2021年,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學技術支出7.44億元,同比增長1.5%。全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7家,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71家。全年專利授權量1051件,增長49.7%;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95件,增長62.5%。全年登記技術合同105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4.59億元,增長52.8%。
十、衛生和教育
醫療衛生:2021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34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8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婦幼衛生機構1家。全區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數1711張;擁有執業醫師1047人、執業助理醫師293人、護士2052人。
基礎教育:2021年,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17.90億元,凈增0.11億元,增長0.6%,占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20.9%;全區普通高中在校生14867人,全區高考錄取人數7234人,其中本科3489人,專科3745人;中小學生在校生78674人、學前教育在校生22726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903人、中小學生專任教師4720人、學前教育專任教師1832人。
十一、城建綠化
城建綠化:2021年,新建城區建成區面積約25平方千米。其中,綠地率52.84%,綠化覆蓋率53.9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94平方米,道路綠化普及率93.5%,達標率86.3%。
十二、人口和就業
人口和計劃生育:據新建公安分局戶籍統計,2021年全區實際管轄區域年末戶籍總人口為64.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6萬人,鄉村人口43.69萬人。據區衛健委數據顯示,人口出生率為8.68‰,死亡率為0.81‰,自然增長率為7.87‰。
城鎮再就業:2021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8004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18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77%;創業培訓人數2134人,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人數2544人;創業擔保貸款發放15862萬元。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2021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705元,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入23163元,增長9.4%;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支出32189元,增長11.1%;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15209元,增長16.0%。
社會保障:2021年,全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3571人(含離退人員2845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9225人,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5975人。全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73255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19252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4003人。全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041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979人,特困供養人數1418人,城鎮低保標準由735元提高到795元,農村低保標準由530元提高到795元。全區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共199人(孤兒82人、事實撫養兒童117人),全年發放補助資金277.19萬元。
保障性住房:截止2021年末,全區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4373戶9661人。其中,實物配租3624戶,8180人;租賃補貼749戶,1480人。全年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資金431萬元。截至年底,全區共有99戶保障對象有序退出。新增住房租賃補貼保障對象149戶298人。
注:
1、本公報中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新建統計年鑒—2021》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與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項目;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
南昌市新建區統計局
2022年6月8日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