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區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優生態、防風險各項工作,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5%,高于全省、全市水平0.5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4%。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6.7:40.0:43.3。
全年財政總收入省口徑完成62.06億元(市口徑81.27億元),增長3.2%。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3.45億元,增長0.4%。從收入完成情況看,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完成增值稅10.22億元,下降2.6%;企業所得稅2.36億元,增長8.2%;城市維護建設稅1.03億元,增長3.3%;耕地占用稅及契稅3.84億元,下降14.7%。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90.43億元,增長17.6%。其中,公共安全支出4.13億元,增長12.0%;教育支出16.63億元,增長2.7%;科學技術支出8.76億元,增長48.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53億元,下降7.1%;城鄉社區事務19.72億元,增長77.4%。
圖1:2019年分季度財政總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二、農業
農業生產: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106.4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40.58億元,增長4.7%;林業產值2.15億元,增長3.4%;牧業產值36.17億元,增長1.7%;漁業產值22.62億元,增長3.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91億元,增長10.0%。

農產品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53.2萬噸,油料產量2.71萬噸。全年肉類總產量7.69萬噸。
漁業:全年水產品總產量9.56萬噸,增長5.9%。
生產條件:全區已建成中小型水庫99座,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9.49萬千瓦。機耕面積9.67萬公頃,機種面積4.25萬公頃,機械收獲面積9.63萬公頃。
農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24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20家,市級102家。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2019年全區全部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7%,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5%。
圖3:2019年分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單位:%

工業經濟效益: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4%,下降0.9個百分點;實現利潤29.09億元,增長18.9%;實現利稅41.85億元,增長21.3%(含江鈴)。
表1: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說明:以上數據為快報數據。
園區建設:2019年,新建經開區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28.84億元,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6.1%。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22.25億元;實現利稅39.44億元,增長21.9%。
建筑業:2019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筑企業完成施工產值184.48億元,增長23.6%。房屋施工建筑面積444.02萬平方米,增長14.1%;房屋竣工建筑面積210.76萬平方米,增長21.6%。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為69.7萬元/人。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區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0%。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3.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0.2%。全年投資施工項目532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29個。
五、外經外貿
2019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39246萬美元,增長19.7%;實際利用內資134.34億元,增長24.1%;外貿出口總額15700萬美元。
六、房地產
2019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2.72億元,增長30.2%。其中,全區商品房銷售面積302.45萬平方米,下降25.0%。
七、國內貿易
2019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11億元,增長12.3%。分銷售地域看,城鎮實現零售額83.58億元,增長13.1%,鄉村實現零售額21.53億元,增長9.2%;分銷售行業看,批發業實現7.79億元,增長2.1%;零售業實現89.09億元,增長13.0%;住宿業實現0.99億元,增長7.3%;餐飲業實現7.24億元,增長16.4%。
圖4:2019年分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八、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2019年,全區公路總里程2385.34千米。其中,境內高速公路118.35千米。全年完成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69.77億噸千米;完成水運貨物運輸周轉量20.77億噸千米。
郵電通信業:2019年發送特快專遞17.94萬件,增長42.4%;發送包裹139.71萬件;雜志32.25萬份。全區固定電話用戶4.51萬戶,手機用戶76.97萬戶,互聯網寬帶用戶19.42萬戶。
九、金融業
銀行:2019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18.47億元,比年初增加43.90億元,增長9.3%。其中,住戶存款269.13億元,較年初增加25.75億元,增長10.6%;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76.03億元,比年初增加67.82億元,增長16.6%。其中,短期貸款145.23億元,占全部貸款的30.5%;中長期貸款314.45億元,占全部貸款的66.1%。
農村商業銀行:2019年末,新建區農村商業銀行共有37家支行,各項貸款余額106.39億元,比年初增加11.78億元,增長12.5%。
十、文化科技
文化事業:全區現有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18個,鄉鎮廣播站18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鄉鎮民間劇團19個。有線電視臺1個,各鄉鎮均建起有線電視網,全區有線電視網總戶數13.7萬戶。
科學技術:2019年,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學技術支出8.76億元,同比增長48.7%。全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6家,新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69家。組織6次新知識、新技能培訓,培訓專業技術骨干1250人。組織送科技下鄉5次,印發科普宣傳資料0.5萬份,聘請專家講座5次,接受民眾科技咨詢2050人次。
十一、衛生教育
醫療衛生:2019年末,全區共有醫療衛生機構4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3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家,婦幼衛生機構1家。全區醫院、衛生院實有床位數2062張;擁有執業醫師894人、執業助理醫師279人、護士1888人。
基礎教育:2019年,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16.63億元,凈增0.44億元,增長2.7%,占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18.4%。全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全區普通高中在校生1.49萬人,全區高考錄取人數5806人,其中本科3065人,???/span>2741人。
十二、城建綠化
2019年,新建城區建成區面積約25平方千米。其中,綠地總面積8.66平方千米,綠地率37.12%,綠化覆蓋率41.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94平方米。
十三、人口就業
人口和計劃生育:據新建公安分局戶籍統計,2019年全區年末戶籍總人口為70.9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55萬人,鄉村人口50.41萬人。據區衛健委數據顯示,人口出生率為12.37‰,死亡率為2.76‰,自然增長率為9.62‰。
城鎮再就業:2019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2561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25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2%;創業培訓人數844人,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人數3225人;創業擔保貸款發放1.76億元。
十四、人民生活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2019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9萬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萬元,增長9.5%;城鎮居民生活消費支出2.94萬元,增長12.6%;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1.22萬元,增長17.3%。
社會保險:2019年,全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73萬人(含離退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45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萬人。全區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32530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86603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5927人。全區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491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9383人,特困供養人數1586人(包括金橋鄉105人),城鎮低保標準由610元提高到67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395元提高到445元。全區孤兒186人,發放孤兒生活補助資金232萬元。
保障性住房:2019年,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4127戶9189人(其中:實物配租3624戶8180人,租賃補貼503戶1009人),全年發放住房租賃補貼資金57.86萬元。采取公共租賃住房實物配租、發放住房租賃補貼等方式,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城鎮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需求,城鎮特困、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2019年,共有36戶保障對象有序退出(實物配租27戶,租賃補貼9戶),人口發生變化變更73戶,新增保障對象274戶(其中涉及城鎮脫貧解困家庭239戶)。在保家庭后續管理制度化、動態化,城鎮住房保障“有進有出”的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
注:
1、本公報中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新建統計年鑒—2019》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第二產業指采礦業(不含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制造業(不含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5、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法人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項目;限額以上企業是指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企業、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企業、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企業。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財政收支數據源自區財政局;對外經濟數據源自區商務局、區投資促進中心;金融數據源自中國人民銀行新建支行;交通運輸數據源自區交通運輸局;郵電通信數據源自區郵政局、中國電信新建分公司、中國移動新建分公司、中國聯通新建分公司;教育和科技數據源自區教體局、區科技工信局;文化數據源自區文廣新局;人口、計劃生育和醫療衛生數據源自區公安分局、區衛健委;城建綠化數據源自區城管局;城鎮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險數據源自區民政局、區人社局、區醫保局;保障性住房數據源自區房管局;居民收入數據源自國家統計局新建調查隊;其他數據均源自區統計局。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