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建區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水平為目標,以鞏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為載體,深入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大力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強化智慧化監管,推進品牌創建,扎實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亮牌”行動。
(1)著力抓“產出來”,標準化生產助力綠色發展。積極推廣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等綠色農產品生產技術,建成省級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基地1家、市級綠色有機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3家、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樣板線1條。強化農業生產投入品源頭管控,全面落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持續開展農獸藥減量增效行動,在西山鎮建設1個萬畝化肥減量增效示范區,在聯圩等鄉鎮建設了4個化肥減量增效“三新”配套升級版萬畝示范片,在全區開展13個水稻化肥利用率田間試驗。扎實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專項治理三年行動,積極開展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獸藥限量標準宣傳貫徹,聚焦11個重點品種的治理。
(2)著力抓“管出來”,追溯化管理力保質量安全。全面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明確各級監管職責,切實推進屬地管理責任落實,形成逐級管理、部門聯動、規范高效的工作機制。在全區推行“三上墻”、“三到戶”制度,推動規模化農業生產主體實現規范化生產、制度化管理、場景化展現,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模式。截至目前,全區有區級監管員6人、鄉鎮級監管員37人、村級協管員214人、內檢員20人,監管對象涵蓋農畜水產品生產主體114個。強化追溯體系建設,實現源頭可循,全區已有114家農產品生產主體納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管理,“三品一標“生產主體全部納入追溯監管,累計打印合格證2萬余張。強化檢測體系建設,持續開展省、市、區級定量監測、鄉鎮快檢和企業自檢,加大各級各類檢測力度。制定監測方案,實行“雙隨機”抽樣檢測,常年開展定量監測達1.5批次/千人,農殘速測1萬批次以上。組建了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配齊配強執法力量,依法依規開展追溯查處,確保質量風險個個有追溯、問題產品件件有處置。
(3)著力“亮起來”,品牌化創建提升農業效益。扎實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亮牌”行動,在區政府網、區域主要交通路口、重要地段、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等醒目位置展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稱號,向社會亮明身份,提高群眾對國家農安縣的知曉度、關注度和滿意度。加強區域公用品牌創建,現有“贛鄱正品”品牌4個(“汪氏”、“林恩”、“綠源井岡”、“暢欣”),3家企業通過“江西綠色生態”認證(全省40家)(林恩茶業、汪氏蜜蜂園、綠源油脂)。另外,汪氏藥業已登陸中央電視臺“相信品牌的力量”,林恩茶業、綠源油脂、石埠蘆筍品牌形象宣傳陸續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播出。推動農超對接,拓展銷售網點,組織參加省內外展銷活動,拓展品牌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我區優質農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