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來,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我委著重研究部署了多項工作,一是鞏固基本醫療有保障成果,保持返貧致貧底線穩定,保持降低看病就醫成本政策穩定。二是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及時開展分類救治。對需要治療干預的,及時指導醫療機構做好專業救治、轉診服務、治療后的用藥指導和康復管理等。對需要健康管理的,做好公共衛生、 慢病管理等綜合健康服務。三是加強對村醫的業務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技術水平,保障群眾就近就醫方便。現將工作具體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責任落實情況
我委于年4月25日下午召開班子會議,重點討論梳理我委2025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重點內容。
二、健康幫扶情況
(一)“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工作開展情況
我區定點醫療機構全面落實脫貧戶、三類監測人員患者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并擴大了政策覆蓋范圍,將農村低收入人口(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人口、突發嚴重困難人口、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患者)也納入了政策享受人群范圍。2025年1-5月份,我區區域內累計“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服務469人次。住院費用292.06余元,醫保外費用5.42萬,報銷比例90%左右適度。
(二)家庭醫生簽約工作情況
今年以來,我們著重加強了對貧困人口簽約履約的服務,依托緊密型醫共體平臺,安排了區人民醫院、中醫院的醫療專家參與到鄉鎮的團隊服務中,推動大手牽小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截至目前,貧困人口及三類監測對象簽約10486人,簽約率98.68%,其中四類慢性病簽約1552人,簽約率99.61%,均做到了簽約一人、履約一人。
(三)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覆蓋情況
我區共計村衛生室189間,根據按照“七有”、“七規范”要求均配備了診療室、藥房、診查床、村村通、智醫系統等基本醫療設施。村醫618人,目前村醫隊伍中具備執業(助理)醫生資格人數為279人,占比45%,較去年40.8%占比增幅4.2個百分點,農村基本公共服務覆蓋率達標。
(四)村衛生室管理方面
我委每月常態化開展村衛生室運行管理監管巡查,建立村衛生室監管臺賬,強化村衛生室和村醫日常執業管理,規范村衛生室運行。2025年我委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對象山、石埠等部分鄉鎮村衛生室督導,督導主要采用現場查閱資料、抽查處方等方式進行,重點檢查村衛生室的環境衛生狀況、門診日志和處方書寫規范、基本藥物的使用情況、藥品購進渠道、是否存在過期藥品、合理用藥等制度執行情況。對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及時整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持續推進政策落實
持續加強政策落實,通過不定期召集幫扶專干、分管業務副院長進行業務培訓等方式讓幫扶干部對幫扶政策全知曉,確保幫扶政策落實落地。
(二)持續基層醫療人才隊伍建設
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參加業務培訓,提升診療水平;同時,通過省級醫療機構支援專家和醫共體建設,充實基層醫療人才力量。
(三)加強與其他行業部門聯動
不斷加強與區鄉村振興部門、區醫療保障局、區民政局的業務聯動,及時溝通、數據共享,為健康幫扶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