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區財政預算編制緊緊圍繞“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先行典范區”奮斗目標,按照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優先保人員、保運轉、保民生,土地出讓等基金收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設及符合基金使用規定的其它事項的總體要求,科學合理編制2020年財政收支預算。
一、指導思想
2020年預算編制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會議精神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深化部門預算管理改革,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突出保障重點支出,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有效盤活存量資金;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繼續推進部門三年支出規劃編制工作,提高部門預算的前瞻性、嚴肅性、時效性;完善預算信息公開工作,提高預算透明度,著力構建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管理制度。
二、財政收支預算編制原則
1、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規定,地方各級預算按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2020年財政總收入計劃完成64.85億元,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完成34.62億元,增長3.5%,政府性基金收入計劃完成63億元,按照現行財政體制計算,2020年可用財力總計為103.4億元,根據以上收入規模,安排我區2020年財政總支出103.4億元,確保收支平衡。
2、堅持勤儉節約,嚴控一般性支出的原則。
預算編制繼續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壓縮一般性支出,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對明年預算未作安排項目原則上財政不予撥付資金;嚴格要求各預算單位遵守《新建縣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開支標準及接待經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七個制度文件規定標準,按照新財字[2017]60號文件規范津貼補貼發放,結合公務消費網絡監管平臺規范“三公”經費預算編制及執行,確保“三公”經費預算零增長;強化完善財政存量資金定期清理制度,對部門結余資金和兩年以上結轉資金,全部收回區財政統籌使用,不再結轉下年。
3、堅持統籌兼顧、確保重點、妥善安排的原則。
一是優先保障人員經費,在全額保障人員工資及津補貼、績效工資的基礎上,2020年預算安排預留調資7億元,用于工資提標及績效獎勵等。二是加大民生投入,對2020年農田水利、社會保障、保障性住房、教育、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等各類民生項目的資金需求全額保障。三是對區委區政府確定實施的重大重點項目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確保重大重點項目支出需要。
三、工作重點
(一)完善綜合預算管理,足額編制收入預算。
按照綜合預算的原則,將財政撥款、事業收入、事業單位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上年結轉資金、其他收入等全部納入部門預算管理,提高年初預算完整性和到位率。加大預算統籌力度,進一步明確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收支范圍,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及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形成統籌協調、互為補充的完整預算體系。加強非稅收入預算管理,各部門、單位要切實加強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收入、國有資產出租出讓收入等非稅收入全部足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做到準確預測,足額上繳,切實提高收入預算準確性,縮小部門預決算差距。
(二)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突出保障重點支出。
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需要。優先安排人員經費,年初部門預算中編實編足,不留缺口;根據財力情況,統籌安排公用經費,根據省市有關規定,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按照只減不增原則,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在保障部門正常運轉所需資金的前提下,根據事業發展重心和財力情況,區分輕重緩急,保障剛性、急需和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點項目支出,對于非急需的,不屬于本部門職責以及市場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領域,不得安排項目支出。
(三)加強支出規劃編制,發揮部門主體作用。
結合部門職能和工作計劃,科學合理編制支出規劃,加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行業領域發展規劃等的銜接,提高支出規劃的編制質量。加強三年支出規劃的預見性、計劃性和對年度項目的約束性,分年編制項目支出預算,新增支出需求通過調整支出結構解決,降低部門預算結余結轉。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研究理順預算管理權責關系,充分發揮部門的預算編制和執行主體作用,增強財政部門資源配置、綜合平衡和監督管理職能。
(四)強化資金統籌管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財政收支預算管理,支持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要求,嚴格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根據《江西省財政廳關于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加快預算支出進度的通知》(贛財預[2018]16號)文件精神,切實加快預算執行進度,防止資金沉淀。對年內預計形成結轉資金的支出,部門要及時按規定程序調劑用于其他急需安排的支出,或調減預算收回區財政統籌使用。對部門結余資金和兩年以上結轉資金,按照有關規定收回區財政統籌使用,不再結轉下年。
(五)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信息公開。
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強化各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意識,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實行主管部門領導負責制,各主管部門作為第一責任主體,要認真做好本系統績效目標編制管理工作。深入推進績效管理與預算管理緊密結合,切實強化結果應用,將績效目標審核結果作為年度安排預算、完善政策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有效形成“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有效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工作,強化部門主體責任,提高部門預算公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嚴格按照省、市關于預算公開有關要求,在區財政批復部門預算后二十日內,按照規定的內容、格式和途徑公開預算信息,并對有關情況作詳細說明。同時,要健全信息披露機制,完善信息公開渠道,保持預算信息長期公開狀態,積極做好公開后輿情引導和解釋說明工作。加強債務管理,防范化解債務風險, 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 進一步完善借、用、還相統一的債務管理機制。





贛公網安備 36012202000137號